河南鑽石大佬被抓 神秘人接手爛攤子
豫金剛石走到了退市邊緣。
這幾天,「人造鑽石大王」郭留希因涉嫌違規不披露重要訊息罪,被公安機關帶走。隨後,豫金剛石召開董事會緊急會議,郭留希被免去董事長職位。同時「神秘人」接盤,豫金剛石股價漲停。
多年來,郭留希把上市公司當作自家「小金庫」,頻繁借款「掏空」了公司。而為了掩蓋負債問題,他又選擇了粉飾業績,使公司陷入財務造假旋渦,最終導致豫金剛石傷痕累累,如今面臨被強制退市的窘境。
而在郭留希看來,他的「墜落」都是早年的一次定增惹的禍,他也因此懊悔不已,並表示自己想保住公司,願意「淨身出户」,保證平穩順利交接班。
但顯然,這一次不能如他所願了。
1.
/ 上市身家暴漲,一次定增變「負翁」/
「全球人造鑽石看中國,中國人造鑽石看河南」。
目前,全球鑽石產業中主要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是由戴比爾斯等國際鑽石大鱷所主導的天然鑽石;另一個則是由河南鑽石企業所主導的人工鑽石。中國人造鑽石產量在全球佔比約為 50%,其中80% 來自河南。
而郭留希是河南最早一批走進鑽石圈的人。上世紀80年代末,小鎮青年郭留希在河南周口沈丘縣做導電鋼圈生意,虧了1萬元錢,幸好家裏給他蓋了幾間平房,還有兩分地。
於是,郭留希狠下心變賣房產和土地,還上欠的錢後,搬到河南鄭州,因為這裏離原材料和市場更近。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僅僅這一年,郭留希就大賺20多萬元。
賺到錢的郭留希,又盯上了金剛石生意,他覺得人造鑽石可能利潤更高,於是郭留希成立了一個生產金剛石原輔材料的企業,取名「河南遠發」,夢想着靠金剛石能永遠發財。

到2001年時,郭留希手下的員工已達800多人,年收入達數千萬元。這時候,為避免公司出現家族企業病,他成立了新公司華晶,並將河南遠發無償併入新公司。
同時,郭留希還請來一位香港地區的總經理,為公司搭建治理架構,給出的年薪高達100萬元。之後,郭留希的金剛石生意也逐漸走上正軌。
2010年,頂着「人造鑽石大王」名號,郭留希帶領公司登陸A股,公司證券簡稱「豫金剛石」。招股書顯示,彼時,豫金剛石已成為全國人造金剛石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人造金剛石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三。

豫金剛石上市後,郭留希身家暴漲。上市當年,郭留希以15億元身家,首次進入2010年胡潤百富榜,之後更是胡潤百富榜的常客。
在郭留希掌舵之下,豫金剛石的業務也穩步發展。在巔峰時期,豫金剛石擁有領先的合成設備和生產技術,就連國內最大的金剛石生產企業黃河旋風,也曾來豫金剛石參觀學習。
成名後,郭留希經不住「消費級人工寶石」的誘惑,打算斥巨資投建一項「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實現財富升級。
但郭留希怎麼也沒想到,就是這個看似不經意的決定,最終讓他後悔終生。
彼時,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儘快搞定這一項目,豫金剛石2016年11月定增發行5.27億股,募資45.67億元,其中郭留希擬出資10億元,參與認購1.15億股。
然而,這事兒一直拖到2019年10月,卻因故終止了,豫金剛石宣佈將剩餘募集資金9.99億元,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但是,剩下的錢花着花着也都花沒了。
後來,郭留希對媒體表示,此番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10億元,以及其他各方定增的資金,都是拆借而來的。「各方都要求由我、我的家人或者上市公司給予擔保,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向別人借錢來還利息,借錢來還擔保債務。」
郭留希也認識到,「這一波(定增)導致我個人財富從胡潤百富榜的常客,到如今負債數十億元,不定增我也不至於變成負翁,也不至於這麼多包袱,這是我比較後悔的一件事。」
2.
/ 「吸血」上市公司,陷財務造假疑雲 /
只是比欠錢更嚴重的是,郭留希把上市公司當作自家「小金庫」,頻繁借錢「吸血」,這也讓豫金剛石陷入財務造假風波。
為了掩蓋負債問題,郭留希選擇了粉飾業績。在被證監會「打臉」之前,郭留希對此一直矢口否認,並試圖欲蓋彌彰。
而讓財務造假浮出水面的,是一份不同尋常的財報。2020年4月,豫金剛石2019年財報出爐,業績大變臉讓市場震驚。財報顯示,2019年,豫金剛石實現營業收入9.55億元,按年下降22.96%,淨利潤虧損51.97億元,按年驟減5493.97%。
要知道,2010年-2018年,豫金剛石業績雖有波動,但一直處於盈利狀態。而這8年累計盈利也只有10多億元,2019年卻一下子虧掉了50多億,這看起來太不可思議了。對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豫金剛石給個合理的解釋。
之後,豫金剛石的回覆函顯示,郭留希及其關聯公司多次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並長期借錢不還,就連郭留希的個人民間借款,似乎也要由上市公司買單。
後來,證監會的深入調查發現,早從2016年開始,在郭留希執掌下,豫金剛石就開始通過虛構銷售交易及股權轉讓交易,虛增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並通過虛構採購交易等方式,虛增存貨、固定資產、非流動資產。
而豫金剛石提供擔保的資金,多流向了以郭留希為中心的關係網。2016年-2019年,郭留希及其關聯方涉嫌累計佔用豫金剛石資金共計31.69億元,提供擔保及對外提供擔保合計34筆,合計金額41.32億元。
與此同時,豫金剛石財報造假事件也被揭開。豫金剛石2019年末虛增淨資產18.56億元,2019年淨資產為17.21億元,2020年虧損12.36億元,2019年、2020年追溯調整後的淨資產可能為負。
對此,證監會2021年8月給豫金剛石下發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最終,豫金剛石被處以罰款500萬元。郭留希由於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被判決罰款1500萬元,終身禁入市場。
近日,就當市場以為事情要告一段落時,郭留希又突然被公安機關帶走了,留下一個「爛攤子」。
2月20日,豫金剛石公告稱,公司於2022年2月18日收到通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郭留希因涉嫌違規不披露重要訊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緊接着,豫金剛石召開董事會緊急會議,與會董事一致同意免去郭留希董事長、不再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3.
/ 郭留希博弈中潰敗,
「神秘人」接盤爛攤子 /
頗為蹊蹺的是,郭留希又是被抓又是被免,豫金剛石股價卻意外漲停了。
2月21日,豫金剛石漲停,報1.79元/股。此後幾天,豫金剛石繼續上漲,出現三連陽。那麼,利空消息為何會帶來公司股價漲停?
有市場傳言,這與「神秘人」接盤豫金剛石有關,而此人背景不簡單。
就在郭留希被免的同時,董事劉淼上位,擔任豫金剛石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據公告披露,劉淼出生於1970年,註冊會計師,現任河南農投金控的副總經理、豫金剛石董事。
顯然,劉淼背後站着河南農投金控。據了解,農投金控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下屬核心子公司,而河南農開是國有獨資公司,隸屬於河南省財政廳。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農投金控持有公司7.42%的股權,為豫金剛石第四大股東。
其實,早在2018年豫金剛石出現業績下滑時,河南國資就已經出手了。當年9月,河南農投金控就為豫金剛石注資解困。但是,郭留希與河南農投金控相處並不愉快,雙方一直在博弈。
一方面,河南國資方面發聲指責郭留希。2021年10月26日,劉淼和另一董事王大平發布聲明稱,自2021年以來,農投金控與興瀚資管(持有豫金剛石26.7%的股份),針對豫金剛石治理多次行使股東權利,但公司實際控制人惡意阻撓,公司治理嚴重失範。
另一方面,郭留希掌控的公司推遲會議。2021年12月,豫金剛石發布多份公告,暫緩河南農投金控與興瀚資管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這意味着,國資股東想通過董事會換屆選舉,謀求豫金剛石控制權,卻又一次擱淺。
而此番暫緩的原因是,一名小股東徐柯琴被推到台前進行抗議,她起訴「在興瀚資管第一次買入上市公司股票時,未依法進行訊息披露,違反了相關規定,因而興瀚資管第二次買入股票的行為屬於違法買入。因此,興瀚資管違規買入的行為應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其違規增持部分股權也不應享有表決權」。
對此,法院已於2021年10月22日受理了該起糾紛。鑑於此,豫金剛石暫緩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而這一緩,就到了最近幾天。在郭留希被公安機關帶走後,豫金剛石也終於完成了董事會改選工作。
但事情還沒完,新董事會接下來迫切要處理的是,郭留希留下的「爛攤子」。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豫金剛石共涉及89項訴訟/仲裁案件,案件金額合計約為60.61億元,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更嚴峻的是,豫金剛石正處於退市邊緣。2月21日晚間,豫金剛石再次發布《關於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由於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違規對外擔保、導致公司資不抵債、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豫金剛石面臨被終止上市的情形。
2019年-2020年,豫金剛石連續兩年業績虧損,歸母淨利潤合計鉅虧超64億元。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豫金剛石預計淨利潤為虧損10億-15億元。若經審計的2021年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或者追溯重述後2021年度淨資產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豫金剛石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此外,豫金剛石還表示,尚未聘任2021年度審計機構。而年審對豫金剛石來說,顯然已經迫在眉睫了。如果無法在4月30日前披露過半數董事保證真實、準確、完整的年度報告,豫金剛石的股票同樣將被終止上市。
其實,早在2021年08月,郭留希接受採訪時就意識到,「離年報披露不遠了,如果2021年還是非標意見,公司就要退市了,希望重整能趕在這之前,法院的一些拍賣先停下來,給公司寬鬆一點的環境進行重整。」他甚至還表示,自己想保住企業,並願意「淨身出户」,保證平穩順利交接班。
只是這一次,郭留希「鑽石帝國」坍塌,他離開時也顧不得體面了。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