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烏克蘭何以淪落至此?

    烏克蘭何以淪落至此?

    關於烏克蘭這些年逐漸淪落的往事,我在《烏克蘭低頭不語》裏詳細寫過了,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下烏克蘭為什麼淪落成今天這個樣子。

    2020年烏克蘭人均GDP3750美元,只有鄰國俄羅斯人均GDP的40%,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證的全歐洲最窮國家,事實上,烏克蘭還是一個分裂中的國家,克里米亞被普京吃下後根本不可能拿回來,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個州2014年緊隨其後宣佈獨立,由俄羅斯把持,不把現在的中央政府放在眼裏,只是國際上沒有承認而已。

    另有哈爾科夫、奧德薩兩處地盤蠢蠢欲動,哈爾科夫曾經想反但被迅速撲滅,奧德薩同樣想反,旁邊的小鄰國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也慫恿奧德薩反,但奧德薩掂量了下自己的實力沒動手,另外像尼古拉耶夫、赫爾松、扎波羅熱等城市也有反意,

    下面這張圖是2014年烏克蘭最危急時刻的全國反叛示意圖,大家主要了解下這幾個地方在烏克蘭什麼位置就行。

    這些已分裂或有分裂意圖的地區都講俄語,就算哈爾科夫州烏克蘭族比俄羅斯族多18%,也是全民使用俄語,天然親近俄羅斯,東部的頓茨涅克、哈爾科夫、盧甘斯克屬於以前蘇聯重點發展的工業基地,有1000萬人口,佔烏克蘭總人口約五分之一。

    烏克蘭經濟主要依賴東部,佔烏克蘭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東部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高度依賴俄羅斯給他們提供原材料,產品又轉賣到俄羅斯,是綁定俄羅斯產業鏈的一環,從文化到經濟都跟俄羅斯親近。

    盧甘斯克是烏克蘭機械製造核心區域,也是內燃機車製造中心,煤炭和鋼鐵行業發達,有23家骨幹企業;頓涅茨克同樣是烏克蘭產煤、鋼鐵和冶金重鎮,有著名的頓巴斯煤城、亞速鋼廠、伊裏查鋼廠等,這兩個州原先佔烏克蘭總GDP的16%,現在事實獨立後使烏克蘭經濟損失巨大。

    烏克蘭東部主要講俄語,親俄,西部正在努力地講烏克蘭語------ 2016年1 月15日,前總統波羅申科因為講慣了俄語,演講時突然卡住,想不起烏克蘭語「錢包」的發音,還要問身邊的工作人員,波羅申科可是堅定的反俄分子、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傀儡、拜登當年每周兩次親自視頻會議手把手指導的下級,在任時強烈呼籲烏克蘭只能說英語與烏克蘭語的人,可他自己連母語裏一些最基本的詞都不會說,可想俄語對烏克蘭的影響。

    現在整個西部以講俄語為恥,為了清除俄羅斯的影響力,烏克蘭法院已經在2020年取消了奧德薩地區俄語地區地位,從當年9月開始,烏克蘭所有俄語學校都啟動烏克蘭語教學,到五年級後80%以上的課程需要使用烏克蘭語。

    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烏克蘭和俄羅斯已經展開了全面切割,要知道雖然在蘇聯時期,烏克蘭確實發生了大饑荒悲劇,但蘇聯也回饋給了烏克蘭紮實的大工業,雙方可以說有借有還,恩怨交織,但現在兩個民族仇恨日深,只有怨,沒有恩。

    雙方已經回不去了。

    烏克蘭受傷最深,歷次動盪使其財政損耗巨大,2020年軍費開支僅37億美元,最慘時2009年一年僅16億美元,實際撥款還不到70%,但就算有這麼多磨難,底子條件極好的烏克蘭,本不應該淪落到這種地步。

    烏克蘭擁有歐洲最好的黑土地平原,有全歐洲除俄羅斯外第二大領土,從蘇聯分家時有3500多家軍工企業、300萬工人、6000多輛坦克、7000多輛裝甲車、1500架飛機、350艘軍艦、1270枚核彈頭、2480枚戰術核武器、25架戰略運輸機等等,旗下有洲際彈道導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黑海造船廠、還有今天放中國鴿子的馬達西奇發動機等著名軍工,獨立前的1989年,烏克蘭以區區2.7%的國土面積,為全蘇聯生產了25%的穀物、40%的鋼鐵,是整個蘇聯的工農業核心地帶。

    結果短短三十年,就把這大好戰略局面全部敗光。

    烏克蘭獨立後為了融入西方世界,獲得西方世界的經濟支持,同時,也因為他們維護不起巨大軍事單位的開支消耗,開始毀掉了自己的武器系統。

    當時這些核彈頭按前蘇聯的佈署,是對準美國的,發射密碼並不在烏克蘭人手裏,是由俄羅斯控制,美國趁機趕緊行動,1994年美俄烏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銷燬烏克蘭境內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議》,七年內將所有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銷燬,美國只是承諾購買拆除核彈頭後的濃縮鈾,並支付了1.75億美元作為賠償,以及提供了1.55億美元經濟援助。

    差不多3.4億美元就廢掉了當時世界第三核大國,這筆買賣划算得不要不要的。

    蘇聯曾經制造過25架超級戰略轟炸機圖160,這種飛機能不加油直飛1.6萬公里,還裝備了四台NK32發動機,每台最大推力達到了25噸,可以用2馬赫的飛行速度超音速突破敵軍防空網,是美國的心頭大患,蘇聯總共也才製造了25架,解體後6架在俄羅斯手裏,19架在烏克蘭手裏。

    實在太燒錢,每次起降成本要6-8萬美元,還不算140噸的燃油費、零部件維護、以及壽命較短、需要定期更換的NK-32發動機,缺錢的烏克蘭只能將8架給了俄羅斯歸還油氣債務,自己又在美國建議下銷燬到只剩一架圖160放在博物館,40多架圖22M3、大批巡航彈道導彈、軍艦等等也都銷燬了。

    大家站在今天的角度,通常嘲笑烏克蘭自毀長城,其實烏克蘭當時是逼不得已,蘇聯各個社會主義小弟搞的是經互會模式,烏克蘭離開蘇聯後,不要說控制那些核武器或者戰略武器了,他們當時的工作人員,下個核發射井都是走路下去的,因為電梯是其他東歐國家生產的,老化後找不到新的替代品,沒了相關配套根本運行不起來,更別提核武器連密碼都沒有,實際控制權還在俄羅斯手裏。

    這些武器烏克蘭都沒有維護體系,還大把大把燒錢,在蘇聯倒台後,世界一片混亂,烏克蘭只有選擇親近歐美一條路,歐美又威脅烏克蘭,如果不銷燬,就會遭到嚴厲的經濟制裁,政治上也會被封鎖打壓,烏克蘭銷燬武器是形勢所逼,當時的總統克拉夫丘克說烏克蘭「有核武器,卻沒有控制、測試和再生產體系,像一個拿着手榴彈的猴子。」

    就好比你家明明是月收入一千塊的貧困户,你家富鄰居臨死前非送你一輛法拉利,你油也燒不起,車險也交不起,你還沒駕照,車還要找你定期保養,這輛法拉利你當然不能留,你想賣吧,村裏頭有個惡霸又不准你賣,說怕別人開這種車搶他風頭,叫你把車砸了賠你五千,你不同意就揍你,你一咬牙只好把車給砸了。

    許多人說烏克蘭要是保留這些武器,能撐得住後面的克里米亞事件,後期也不會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這個邏輯不通,烏克蘭要是留住武器,財政問題早就炸了,也早被美國給收拾了,國內動盪提前十幾年,也會另有代理人上台銷燬武器的。

    因此烏克蘭在那樣的環境下,做出銷燬武器的舉動,是不得已的行為,並不是人家愚蠢。

    無論換成是誰,穿越回烏克蘭當時的境地當總統,最後都只能銷燬武器,這個是沒得選的,但是歐美兩國有得選,他們可以決定在烏克蘭銷燬武器後,幫不幫烏克蘭經濟回血。

    很可惜,他們沒有。

    烏克蘭剛獨立時,GDP佔全球的1.29%,30年後,GDP只佔全球的0.415%,日子過得一年不如一年,也過得比其他前獨聯體國家慘多了。

    按蘇聯分家時的零點方案,烏克蘭承接的是蘇聯工業體系,不承接蘇聯時期的美元外匯儲備、黃金、鑽石等,當然也不負責償還蘇聯的債務,這些歸俄羅斯拿走了,但是這套工業體系,一是很陳舊了,需要資金升級,二是太依賴經互會,生產的產品是需要上下游配套的,否則產出來賣不出去,無法產生現金流。

    所以烏克蘭當時的經濟環境,是守着一堆年邁的機器資產,急需現金流盤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庫奇馬總統決定學習俄羅斯,搞休克療法,後來我們都知道了,休克療法這種騷操作,就是用來毀滅一個國家用的,烏克蘭在1992-1995三年間實行國有化轉私有化的過程,2.8萬個企業換了法人,國有資產減少了62%,一大批貪官污吏瘋狂掠奪國家財產。

    這時烏克蘭有一筆很重要的現金流收入,就是每年向俄羅斯出口大量油、糖、肉、奶、酒,交易額佔到全烏克蘭貿易額的47.5%,但是俄羅斯這時候也窮瘋了,菜雞互啄,1996年對烏克蘭商品徵收20%的增值稅,對白酒、煙、糖增收關稅,使烏克蘭每年又損失30億美元收入。

    窮途末路的烏克蘭哀哀怨怨地看了歐美一眼:為了證明清白,我連自家房子都燒了,武器也毀完了,給點救命錢吧。

    歐美看了眼怒氣衝衝的俄羅斯,攏着袖子遠遠站在一旁,沒有開口說話。

    歐美對投資烏克蘭非常謹慎,也不敢輕易向烏克蘭撒錢,生怕撒出去的錢收不回來。

    我們看地圖說話,下面這張圖十分清晰,整個西歐跟俄羅斯之間有一個緩衝區,中間夾着兩個重要的國家,一個是白俄羅斯,一個是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就沒那麼重要了,他們跟西歐不接壤。

    其中白俄羅斯一直被俄羅斯牢牢綁定在一起,甚至將來有可能跟俄羅斯合併,北約拿不下來,烏克蘭就成了最大的緩衝帶,成了雙方爭取的重要對象。

    這麼說吧,烏克蘭其實是一個一直處於戰時狀態的國家(重點),大家知道烏克蘭有很優質的自然環境和工業底子,但誰都不敢往烏克蘭投資。

    美歐與俄羅斯反覆爭奪烏克蘭,使烏克蘭政局不穩,喪失了和平發展的空間。

    美俄之間在烏克蘭各自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但是美國整體上是佔上風的,2005-2010年的總統尤先科是美國的馬仔,2010-2014年的總統亞努科維奇是俄羅斯的馬仔,2014-2019年的總統波羅申科又是美國的馬仔,現任總統澤連斯基才43歲,演喜劇出身,上台前沒有一天執政經驗,民眾純屬抱着「這群王八羔子政客把國家搞得太慘了,換個素人試試手氣」這種心態把他選上去的,澤連斯基上台後的主張是「不惹俄羅斯,儘量親近歐美」,想從歐美拉投資,不過一直沒什麼卵用,歐美那邊沒什麼投資進來。

    其中2014年是烏克蘭歷史的分界線,2013年11月烏克蘭本來準備跟歐盟簽一份聯合協議,這份協議簽訂後,歐美會對烏克蘭人免除簽證,也提供大筆資金支持(免簽應該是真的,資金支持不要太當真),算是加入歐盟的熱身活動,烏克蘭人正美滋滋地等着免簽和資金下來,亞努科維奇卻拒絕簽字,不簽是因為俄羅斯這邊開價150億美元貸款,並下調天然氣價格,還能馬上撥30億美元現金給烏克蘭,條件是烏克蘭不簽這份協議,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加入歐盟會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控制力下降,臨時加了籌碼,亞努科維奇覺得俄羅斯人開價更高,這筆買賣更好,就於11月21日宣佈暫停同歐盟的協定。

    反對派趁機在網上發起宣傳戰,火上澆油,玩起了老套路,把失望的烏克蘭民眾激怒了,反對派迅速組織街頭抗議,立時爆發了大遊行,開始遊行還有序進行,後面事情越鬧越大,一片混亂,逐漸走向失控,示威時不斷有人放冷槍(具體開槍的到底是誰現在還是一筆爛賬),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民眾怒火不可遏制,2月亞努科維奇被搞下台,逃亡莫斯科,烏克蘭提前大選,親美的波羅申科上台。

    這就是著名的烏克蘭2014年顏色革命。

    普京眼看烏克蘭就要脱離自己的控制,於3月派兵迅速奪取了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克里米亞(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在這裏),並於18號開始公投,克米里米亞上面住着的以俄羅斯人為主,當然公投加入俄羅斯,4月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開始鬧事,5月公投獨立,烏克蘭又失去了兩個州。

    2014年烏克蘭的混亂局面,簡單點說,就是俄羅斯的馬仔一時操作失誤,被美國趁機趕下台,美國扶持新馬仔上台,普京大怒,臨走前撕下了烏克蘭兩塊肉作為補償。

    按俄羅斯大戰略的劇本,要恢復帝國榮光,就要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全部吃下來,只能以這三個國家的人口和工業為基礎,才能重建完整的工業鏈體系,重回偉大帝國,現在奪下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三處地方,最後逼反了烏克蘭,徹底跟烏克蘭翻臉,是逼不得已的下策,也是吃不着肉,趕緊叼走幾根骨頭的救急法。

    得到了克里米亞,就失去了整個烏克蘭,也失去了光復帝國的基礎,其實從整個大戰略看,2014年的這一次爭奪戰,普京還是輸給了美國。

    眼巴巴跟了歐美的烏克蘭,也並沒有得到多少實利,還損失了他跟俄羅斯之間原本牢固的生意。

    2014年3月波羅申科上台,歐盟就公布了烏克蘭中短期經濟援助計劃,總金額超過了110億歐元,說是在未來幾年先給30億歐元援助,其中14億是無償援助,16億是低息貸款,先給了1億歐元救急。

    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發展銀行,也許諾說會在2014年至2016年向烏克蘭提供總計約為80億歐元的援助投資,其中30億來自歐投行,50億來自歐復行。

    加起來一共190億歐元,相當於給波羅申科上台的補償,那最後有沒有給呢?

    除了那可憐的1億歐元救命錢,其實整個2014年只給了14億歐元貸款------這是歐盟自己的數據,是貸款不是早先答應的無償援助,2015年1月又貸給了烏克蘭18億歐元。

    我翻遍了資料才找到了2020年7月歐盟發布的一則訊息,記錄着自2014年後,歐盟向烏克蘭一共只提供了38億貸款,7月補了12億,實際一共只向烏克蘭貸款了50億歐元。

    也就是原先說好幾年內14億無償援助,176億低息貸款,搞了六七年,最後只給了50億貸款,兑現了四分之一,無償援助一分錢都沒有。

    而2015年6月,波羅申科簽署了一系列廢除與俄羅斯在軍事領域合作協議的法令,這件事對烏克蘭的工業產生了致命打擊。

    這個法令看起來不是打擊俄羅斯的嗎?怎麼變成打擊烏克蘭呢?

    因為90%以上的烏克蘭國防出口是賣給俄羅斯的,拒絕軍事領域合作,導致烏克蘭國防工業綜合體幾十萬工作人員失業,還使烏克蘭出現了全面去工業化。

    真是神一樣的騷操作。

    失去了俄羅斯的市場以及其他原因,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就是坑中國這家)、扎波羅茲變壓器工廠、扎波里茲施塔爾鋼鐵廠、扎波里日亞汽車廠、第聶伯化肥廠、哈爾科夫坦克廠都陷入了虧損、裁員。

    2019年11月初,澤連斯基去哈爾科夫坦克廠參觀時,就說「對這家烏克蘭國防工業中最大的工廠之一,實際上處於閒置狀態、以及哈爾科夫工人的低薪和惡劣工作條件感到震驚。」

    烏克蘭現在的坦克、航空工廠,基本都完蛋了。

    2020年10月,烏克蘭-歐盟峰會上,烏克蘭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理博雷爾說:「歐盟根本沒有援助烏克蘭,反而,烏克蘭成了歐洲的ATM,以主權、地下資源、基礎設施、戰略企業的損失為代價,補償了歐盟因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而遭受的損失,歐盟正在摧毀烏克蘭企業。」

    烏克蘭人選擇傾向於歐美,是因為相信歐美會給他們好日子,但歐美只想把烏克蘭當做抵擋俄羅斯的前線,烏克蘭人最關心的加入歐盟和北約,現階段都不可能實現。

    歐盟對想加入的國家設了一道門檻,必須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以上才能獲得談判資格,這道門檻簡直要了烏克蘭的命,他們現在人均才3000美元,何年何月才能達到要求。

    不過其實達到了估計也沒什麼卵用,土耳其2010年前故意操縱匯率使土耳其里拉升值,犧牲了貿易和大量外匯儲備,硬生生拉高了人均GDP想加入歐盟,結果歐盟另外找了個理由就給拒了。

    歐盟選會員也是看窮富和血緣的,土耳其加不進來是因為他們是伊斯蘭國家,烏克蘭加不進來,是因為他們家太窮了,還是前線地區,按照歐盟的規則,窮國每年可以領取大批補助,歐洲人也現實得很,不願意每年花這麼多錢支援烏克蘭。

    2008年的金融危機,抽得整個歐洲到現在都沒回過神來,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歐洲傳統強國,到2021年了,GDP都還沒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歐洲強國裏,只有德國靠着吸血南歐和工業底子超過了2008年的數據,地主家確實沒有餘糧了,心疼那幾個子,砸給烏克蘭肯定是有去無回。

    真要投資,還是找個安全一點的地方,歐盟各國都投給了波蘭,這幾年波蘭活得可滋潤呢。

    再看一眼這張圖,波蘭緊挨着德國,承接工業鏈方便,又躲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後面,相對安全多了。

    充分比較一下波蘭和烏克蘭這兩年的不同際遇,你就知道烏克蘭為什麼被歐美玩弄後給拋棄了。

    同樣作為以前蘇聯的一部分,同樣作為斯拉夫人,同樣投靠了歐美,這二十年時間,波蘭和烏克蘭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命運。

    波蘭緊挨着德國,曾經是華約的駐軍重點,那時擁有56萬常備軍,4個導彈旅,常規軍事力量比英法還強,蘇聯解體後,波蘭同樣也銷燬了大量武器,4個導彈旅解散了兩個,另兩個縮編成導彈團,裁掉的中程導彈全部銷燬,只留一些地對地戰術導彈,軍隊也減少至16萬人,因為不是在衝突最前線,1999年就被納入北約,2003年又加入了歐盟,此後波蘭承接了德國和法國的產業轉移,成為德法產業鏈中的一環,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4%。

    按知乎雪中蓮出示的投行數據,波蘭經濟結構裏,機械佔比12.84%、電子佔比8.55%、化工佔比11.13%、交通工具佔比11.2%,中高端工業佔比達到了43.72%,算上低端產業,工業佔比60%左右,經濟結構居然跟西班牙和意大利差不多,而這些產業主要來自法德兩國,汽車零部件是波蘭第一大工業,就是為德國汽車做配套。

    波蘭高度依賴外國投資,66%的出口、50%的工業、65%的銀行資產都在歐盟其他國家的控制之下。

    現在波蘭人均GDP達到了1.54萬美元,有望再過10年,就能成為發達國家,但因為他自己沒什麼本事,都是外國公司帶起來的,因此進入發達國家後,最高上限也只是一箇中下游國家,算是一個混得不錯的打工仔。

    波蘭,就好像中國的安徽,起點不太好,但是有江蘇和浙江(德法)罩着。

    烏克蘭,就好像中國1990年代的福建,因為隨時有台海危機,就不管經濟發展了。

    歐美重點照顧波蘭,在勸其放下武器後加大投資,是因為能在波蘭撈着好處。

    今年4月30日,烏克蘭前總統克拉夫丘克在電視節目上說:烏克蘭已經落後波蘭50年了。

    歐美不顧烏克蘭,在勸其放下武器後,只偶爾給點小錢幫其續命,還讓烏克蘭斬斷跟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後面就不管了,反而吸食烏克蘭的資源,是因為這個渣男從一開始就想白嫖!

    不僅白嫖,還想着法子從烏克蘭身上撈零花錢,勸烏克蘭出去賣身養他。

    渣男中的渣男!

    在波羅申科作妖之前,烏克蘭30%的工業屬於俄羅斯人,60%的烏克蘭勞動者為俄羅斯生產商品,兩個國家經濟上一直是相偎為命,就這樣還聽從歐美的意思,廢除了與俄羅斯在軍事領域合作協議,結果歐美始亂終棄,白嫖完又勸烏克蘭跟俄羅斯徹底分手,目的一達到,就把烏克蘭給扔一邊了,既不養她,也不管她。

    烏克蘭有很多不得已的地方,我在《烏克蘭低頭不語》裏總結過,她親近俄羅斯,歐美就打他;他親近歐美,俄羅斯就打她,處在戰略衝突最前線,處於臨戰狀態,她實在有種種的身不由已,但她在處理國際政治鬥爭時,又顯得如此的傻白甜,烏克蘭的政客們一次次被歐美玩弄於股掌上,答應過的條件從來沒有實現,還傻乎乎地在前面頂俄羅斯。

    一個成熟的政客,至少不要急着斬斷國家的經濟命脈,至少要看到歐美拿出真金白銀才肯跟俄羅斯放手吧,幾句花言巧語,就把烏克蘭玩得團團轉,烏克蘭的這群政客要麼水平之低全球罕見,要麼就是為了點私利就背叛了人民的利益(這種可能性更高),這些人遲早要被歷史釘在恥辱柱上。

    在中國大城市的夜店和模特公司,現在到處能見到烏克蘭的妹子,她們身形纖細、金髮碧眼,在夜店搖曳的燈光裏,總是顯得又美麗又柔弱。

    她們不知道自己的國家為什麼變成了這個鬼樣子,為什麼淪落為歐洲最窮的國家,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萬里迢迢跑到中國來賺錢,一個國家的經濟與主權都崩潰時,受災受難的都是普通國民,而普通國民,對這一切都是渾然不覺的,只會被生活推動着,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現在想來,那些保衛過中國主權的人、保衛過中國經濟的人、不聽帝國主義花言巧語讓我們獨立自強的人,他們當年的英雄行為,又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