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大裁員!
2022年剛過去兩個月,據網絡訊息已有14家網路公司裁員......其中中概股包括微博(WB.US)、滴滴(DIDI.US)、 叮咚買菜(DDL.US)、愛回收(RERE.US)、愛奇藝(IQ.US)、拼多多(PDD.US)。
1、微博裁員(2.17)
新浪微博裁員開始。經多方面與內部人士獲取訊息,相關情況如下:
座標北京,批量約談已經於本周開始,有多位員工已經談完並簽署協議;
目前人均有N+1,但本次被裁將無年終獎;另有工作10年的哺乳期員工也在優化範圍內,而且賠償同為N+1;
本次裁員績效為D的員工全清;
前不久微博新HR負責人上任,本次人員成本的優化可看作「新官上任三把火」;
約談還在進行中。

先前的一些公司裁員消息都會上微博熱搜,這次還會上嗎?
2、小電充電寶裁員(2.17)
杭州共享充電寶公司——小電充電寶開始裁員。
據員工親身敍述:本次裁員無賠償,HR會以離職證明寫辭退、後續背調為由讓員工主動提離職。
本次裁員產品、研發、運營、KA多部門都有涉及,當地線下團隊已經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小電充電寶曾在去年申請上市,並且失敗了。現在看來上市失敗可能確實影響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此外行業另一巨頭怪獸充電雖已上市,但市值已下跌近八成,坑苦了投資人。
曾幾何時,共享經濟受到了資本的無限青睞,車可以共享、充電寶可以共享、雨傘可以共享、甚至機器人女友都可以共享。但當市場回歸理性,當價值開始經受實際考驗,共享經濟的光環正在迅速退卻。
但無論行業多不景氣,裁員不給賠償都是不厚道的。
3、美團優選裁員(2.15)
內部員工消息,美團優選已開始裁員動作。代理側、直代側都有大幅裁員。研發崗尚不清晰。
與本次裁員相關聯的是,美團前不久剛剛調整了組織架構,高級副總裁陳亮被架空,美團買菜、快驢、優選合併。與此同時老闆娘將負責優選,「夫妻店」之勢愈發明顯。
組織架構調整、部門換帥和裁員經常成對出現,所以見怪不怪了。
是否可以理解為老闆娘善於管控成本,比較會過日子?
4、小米裁員(2.14)
手機部硬件、應用商店、智能製造、訊息技術部等部門均有員工收到N+1禮包
網路硬件巨頭小米開始裁員。經多方面與內部人士獲取訊息,相關情況如下:
裁員指標已分部門下發,並且開始約談;
地區上北京為主,手機部硬件、應用商店、智能製造、訊息技術部等部門均有員工反饋收到離職約談;
本次有N+1補償,公司通知後給員工2-3周時間準備;
績效為C的優先優化,但也有績效為B、B+的員工收到了N+1大禮包;
大部分部門開始重組合並,比如有品和中國區合併;
本次人員優化被多數人看作公司「all in汽車」的重要舉措,節流的資源都為汽車讓步;
裁員比例分部門不同,有的部門15%,平均大體在10%上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米裁員的時間發生在年終獎之後,年終獎+N+1,員工福利沒有絲毫克扣。
相比之下,近期很多公司的裁員都發生在了發年終獎之前,給員工「巧妙」地避開了年終獎。
衝這點給小米點贊。
5、滴滴裁員(2.12)
兩輪車、網約車、貨運、中台、總部+區域,總體裁員比例約為20%
滴滴出行裁員還是來了。經多方面與內部人士獲取訊息,相關情況如下:
裁員指標(優化指標)已開始分部門陸續下發,有些部門已經開始談了;
裁員從總部研發開始,兩輪車、網約車、中台等部門均在優化範圍內,其中兩輪車更嚴重;另已有網約車研發表示於本周三被裁;
貨運從產研開始第一批,城運服重災區,與此同時杭州裁員的N是杭州最低工資的三倍(非月薪全額);
本次裁員補償N+3,2021年終獎將不發放,考慮到B的基準線是3個月,實際裁員補償相當於N;
造車和國際化部分目前還不在範圍內,基本無波及;
本輪「優化」實際從春節前已經開始,1月末有員工表示收到「大禮包」,當天聊、第二天走;
多說兩句,儘管裁員不算好事,但在近幾個月裁員潮中,滴滴算是做的比較好的了。原因有三:
第一,自2021.7起滴滴app下架至今已經有7個月時間,7個月的用户0新增,意味滴滴的DAU長期在下行(不可能沒有人卸載)。用户數據走低意味着交易量走低,這種條件下市面很少有公司能一直堅持下去,7個月才削減人力成本算是不容易的。
第二,滴滴長期虧損嚴重,本來就沒利潤。2021前三個季度滴滴虧損491.63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用長視頻來對標一下,愛奇藝十多年一直在虧損,而愛奇藝2021前三季度淨虧損17.34億元,滴滴大概虧損了愛奇藝的20-30倍。考慮到愛奇藝的大裁員規模,滴滴的裁員可以理解。
第三,很多公司在年末發年終獎,卡在年終獎前裁員的公司也不少,但通常裁員補償都是N+1,N+2以上的並不多。滴滴的N+3雖然變相少發了1個月(N+1+B績效起的3個月),但也算一筆稍有良心的補償。
6、好大夫開除哺乳期員工(2.10)
好大夫近期發生了一件事:哺乳期寶媽員工發燒38.5度,請假公司不給批,而後其於下午3點21分在公司大群反饋了問題,希望能獲得幫助。

當日晚8點,該名寶媽再次在工作群裏發了訊息,而後被群主光速撤回並踢出群聊,而後企業微信查無此人。當天被光速離職。
此外,有其他好大夫員工也稱遇到過類似的遭遇:「之前高燒39度公司不給請假,說做了核酸陰性沒事,要感染都感染了。」
「發燒都沒事「這種言論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認知。可能是我們對於一些公司的價值觀還不了解?

無論如何,好大夫開出哺乳期員工已經違反了勞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女職工在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女職工哺乳期內強行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是違反我國法律規定的行為。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在哺乳期內被強行解除勞動合同,每滿一年可獲得兩個月工資的經濟賠償金,其他經濟補償及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應按相關法律規定執行。
除了開除哺乳期員工外,員工還分享了公司的更多操作:
「原定於年底發放的年終獎,今年將延期至四五月份發放」
「公積金從兩年前的12%,改成了5%」
「員工工時從10-7-5,變成人均工時11小時,如不滿足會被單獨談話」
7、字節戰投部門裁員(1.19)
最新消息,字節跳動迎來組織調整,將戰略投資部一鍋端掉。
事發時間是昨晚,內部員工稱公司連夜裁撤了百人規模的戰投部門。
本次部門裁撤,猜測與近期的「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有關,大型網路公司的投資今後可能面臨更嚴苛的監管。
此外,聯想到前不久騰訊減持了京東和sea,大廠們是不是在相互「抄作業」?
8、叮咚買菜裁員(1.14)
經多位內部員工證實,叮咚買菜近期進行了裁員優化。研發運營都在優化範圍內。
不少試用期員工成為目標,在6個月即將轉正的時候遭到裁員,並且沒有賠償。
正式員工賠償為N,非N+1,也正是因為賠償問題沒談攏,有被裁員工表示會進行勞動仲裁,還有員工稱被保安架了出去。
分享一名員工的自述:「周三下午六點毫無徵兆的被hr叫去談話,說試用期還有三天,不給轉正。hr以數據安全為由要求當天離職並威脅要麼主動離職否則履歷會寫試用期不通過。本人在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半個小時光速離職」
但也有強勢員工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argue的時候,4、5個人坐我對面詆譭我,有hr,還有我leader,還列出好幾項我不滿足的條件,說一條我懟一條,手機就放在桌子上錄音。最後成功argue到了賠償。」
這是典型的「一地雞毛」式裁員。
9、愛回收裁員(1.14)
內部員工證實,愛回收開始批量裁員。
本次裁員有N+1,北京上海都有涉及,當天談完當天簽。
值得一提的是年終獎時間將至,本次被裁的將與年終獎無緣。
愛回收曾3年虧損14億,依靠於2021年6月上市成功「回血」,而如今只過了半年多的時間市值又下降近70%(從37億美元變成13億美元)。
這麼快就沒錢了嗎?
10、拉勾網裁員(1.12)
網路招聘獨角獸拉勾網迎來裁員。
本次裁員涵蓋了公司最重要的兩條業務線:招聘線和教育線。兩邊裁員同時進行。
據內部消息,招聘線以縮緊規模為主,產品運營研發有所涉及;教育線則是全方位裁員,CTO、講師、各種領導均裁員,班主任團隊全軍覆沒,甚至財務崗位都有裁員。
拉勾曾經的估值達到2億美金,並在2019年就計劃赴美上市,在網路行業中名氣響亮,屬於口碑與心智TOP3的招聘平台。
而現如今與拉勾裁員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新鋭玩家BOSS直聘一直在高歌猛進。後者市值已達148億美金市值,相當於70多個拉勾網。
上述現象很好解釋,在線求職招聘本來已是存量市場的博弈,BOSS直聘的體量不斷提升,勢必讓其他競品體量下滑,拉勾也一定不是唯一受影響的一家。
大膽預測一下,智聯和51job什麼時候會裁?
11、快手裁員(1.12)
快手本周仍在發起新一輪的裁員,海外事業部多位技術通知被裁,下周就得走。
12、愛奇藝裁員(1.12)
愛奇藝同樣有爆料稱本周有新的裁員在部分team發起。
看到這裏一些人可能會有疑問,一些大廠為什麼裁員會持續這麼久,為什麼還沒裁完?
在此表達一個委婉的觀點:裁員往往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率,當組織效率低下時通過人員優化重拾活力。但如果企業當前的效率低下到連裁員都效率低下,此時的裁員對於組織提效還有多大用處?
這個組織是否還有救呢?
13、拼多多裁員(1.08)
近期有多位拼多多員工證實:有內部同事收到了離職套餐後迅速走人。
所有人的形式類似:當天通知當天就走,N+1賠償為主。
而且,用內部員工的話說:「HR不給你考慮的時間,不簽字不準回工位,簽字前上廁所也有HR步步緊逼。」
(「步步緊逼」有些讓人聯想到「搶手機」、「守邊疆」的味道?)

14、有贊裁員(1.06)
SAAS平台提供商,年入十億+、估值百億+的有贊科技開始裁員。
與市面上普遍的「暗箱操作」式裁員相比,有讚的本次裁員稍顯不同,裁員被寫進了公司的2022年OKR裏。
在公司O2KR3中,清晰的寫着:直營一線銷售之外的整體人數全年減少一定比例,優化目標管理和迭代機制把精力保證在核心目標上,減少協作鏈條和職能模塊,保證行動力和效率。
上面的意思很直白了:
會裁員減人,除了一線銷售都要減,不管你是技術還是非技術
裁員人數不會少,因為常規的末位優化壓根不會寫進OKR裏
關於有讚的裁員消息,並非今日首次傳出。在2021年12月有贊上市失敗時,就有員工預測公司下一步就會裁員。從當前來看此條預言非常之準確。
12月同期也有研發表示被裁,且沒有拿到賠償。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