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投資A股的「七宗罪」,如何救贖?
哪裏來的「七宗罪」?
首先,盈利不走,虧損出局。不少散户都有這種經歷,手頭的股票,掙個百分之二三十的時候,開心得要飛起,希望股票越漲越高,多多益善。那到底什麼時候賣出,落袋為安呢?這個嘛,沒有考慮過。
等到股票回調,很快就坐不住了,可以說是坐立不安,一個月的功夫,如果回調了30%,那簡直就是要了小命,虧損也要「果斷」離場。到底手頭的股票,為什麼漲,為什麼跌,其實並不清楚。
第二,沒有止盈止虧的概念,沒有投資紀律可言。貪婪和恐懼,是在投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不設置止盈點,會讓貪婪之心不斷膨脹,導致該拿到的銀子也會飛走。不設置止損點,會導致殺紅了眼,根本沒有保本意識,想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樸素道理。
第三,喜歡將小道消息,作為投資依據。什麼某大佬告訴我,這隻股票必漲無疑;什麼這票能有幾個漲停板,某某業內人士分析出來的,要保密喲……拜託,這消息傳到你耳朵裏,是幾手了?
即便這隻個股有前景,可是你進去的點位合適嗎?你的計劃投資時間是多長?止盈和止損點分別是多少?沒有搞清楚這些問題,往往會出現,同一只股票,不同的人去投資,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虧得一塌糊塗的情況。
第四,賣掉兔子,留下烏龜繼續爬。當你手頭有幾隻股票,有些像兔子一樣跑得快,漲得好,有些卻像烏龜一樣,原地不動,甚至掉頭向下,你會選擇賣掉兔子,還是烏龜?
不少人的做法是,賣掉兔子留下烏龜,期待着這些個烏龜,總能跑起來,可結果往往是,烏龜越「捂着」,越是跑不動。
第五,喜歡抄底,結果被套牢。有些散户,看到股票回調,就吵着要抄底,希望未來能在高位拋出,撈他一票。結果是,你買了之後,股票一路下行,根本摸不到底,抄底變成了被「深度」套牢。
第六,長期持有,和股票談起了「戀愛」。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漲了的時候,不捨得拋,跌下來吧,又不甘心拋,那就拿着吧,被迫和股票談起了「長期戀愛」。
殊不知,炒A股,往往靠的是「高度」和「波段」,如果你想做「寬度」,和時間做朋友,幾年下來,你又回到了「解放前」。
第七,一次偶然的成功,被當成了必然。在股市中成功了一次,就有些飄飄然,以為自己是「股神」了,這種情況在牛市中較為常見。沒有適合的交易系統,沒有嚴格的交易紀律,結果很可能是一敗塗地。
如何救贖?
那麼,有沒有什麼可行的方法,能儘可能的救贖這「七宗罪」,在投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投資中,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激進型?這一點,只要在各券商APP上,做個問卷調查就能知道。遵從自己的內心,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去做這個問卷調查就好。
如果你承受不住虧損,股票浮虧個5%,你就心事重重睡不好覺,那還是不要自己操盤的好,交給專業投資者來打理。因為個股回調個百分之二三十是常態,別把自己嚇出問題來,得不償失。
其次,要進行小成本實踐,低倉位操作。如果你想自己投資,不進行實操是不行的,好比你想學游泳,不跳進水裏,只是在岸上學各種泳姿,進行各種評論,能學會嗎?與此同時,要進行小成本投資,虧了也能從容淡定,而且能清晰的看到,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不少人在投資的過程中,覺得「亞歷山大」,很有可能是因為倉位太重,承受不住,沒有壓力你就是神仙。什麼是低倉位操作?舉個例子,你手頭有3萬塊,想投資股市,你拿1萬塊,也就是三四成倉,去練練手好了。真的發現好機會,你也有子彈加倉。
第三,先回本,再謀大。我們在做買賣、做生意的時候,往往會詳細的計算成本、盈虧,可在炒股的時候,往往想不起來這樁事。
其實炒股也一樣,先回本再謀大。如果你在投資中能先收回本金,至少可以說明,你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如果一上來就想掙大錢,通常是抱着一個賭徒的心態,往往是虧得找不着北。
小結一下,在了解了投資A股的「七宗罪」後,你就大致明白,在A股中屢戰屢挫的原因。那麼如何避坑少虧損進而實現盈利呢?了解自己是首要任務,接着小成本踐行,總結經驗,再就是先回本,掌握方法論,再謀大。祝大家在投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拿到結果。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