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趙建:金融市場波動導致居民財富縮水,警惕金融返貧影響共同富裕

    趙建:金融市場波動導致居民財富縮水,警惕金融返貧影響共同富裕

    我們可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大波動。實際上,這就是一場系統性風險。在這篇文章裏,我只是想從市場普通研究者,和每天跟柴米油鹽打交道的普通人視角,自下而上的為相關決策者提供一些訊息和看法。從普通人的觀察角度,希望能帶來與亮眼的統計局宏觀數據不一樣的訊息,尤其是希望能讓人看到一些微觀層面普通人生存現狀。當然,決策者可能有更加全局的考慮。

    至少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是,去年我們剛宣佈基本實現了小康社會,剛提出了偉大的「共同富裕」國家遠景,然後就出現了讓老百姓家庭財富急劇縮水的市場大波動。從房子,到股市,到債券,甚至已經波及到了關係到普通民眾的銀行理財產品。據統計,當前已經近1900支理財產品的淨值小於1,涉及到數萬億元,佔了整個銀行理財市場的十分之一。要知道,銀行理財和住房是社會大眾最基本的兩個財富載體,也是最有安全感的保值增值資產。這兩塊如果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將嚴重影響到社會信念和穩定。

    既然我們說已經打贏了扶貧攻堅戰,要鞏固扶貧成果並防止返貧,就要高度重視這次金融大波動帶來的居民財富縮水可能引發的普遍返貧現象。畢竟中國的住房按揭住户已經超過4億人(夫妻兩人都有債務責任),股民賬户也歷史性的超過了2億人,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拿着其中一個開玩笑,讓社會民眾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不僅沒有獲得感,還產生巨大的失落感。這絕對不符合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核心價值主張。我們都知道,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也是中國能走出獨特發展道路的信心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說,呵護居民財富基本盤,就是維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然而最近幾天,股市的下跌幅度和慘烈程度,可以與前面任何一次大波動相媲美。有些股票已經近乎崩潰。更加嚴重的是,股票的整體價位正在接近下一個平倉線、止損線和贖回心理價位。如果這幾個臨界值一旦觸及,就會引起下一波「跳空」——股票被不計代價的拋售平倉以滿足風控要求和客户贖回的頭寸需要。此時,市場將會出現下一個無人敢接盤的「無人帶」,除非有維穩基金出現。但此時很可能也收效不大,因為市場出現了流動性黑洞,再多的維穩資金也被這個黑洞吞噬掉。因此,維穩資金入市的時間窗口很重要。

    債市,即使是利率債,在如此恐慌的背景下,也會被拋售以換取流動性。因為,利率債雖然安全,但並不能拿來補倉和補充保證金,也不能滿足客户的贖回,除非被拋售換成現金。讓人意外的是,最新出台的宏觀數據如此亮眼,央行也就沒有按照預期降息(MLF),債市也開始瀰漫起絕望的味道。專業的交易員可能從來沒遇到如此微妙矇昧的時刻。

    其實讓人最憂心忡忡的並不是股和債,畢竟這兩大資產,關聯的是居民的零花錢(閒錢炒股),與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資產負債表安全不直接相關,畢竟加槓桿炒股的股民並不多。債券雖然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底層資產,但波動程度並不是那麼大。讓人最擔心的是房地產,它不僅是居民財富的主要承載形式,還是就業密集度尤其是中低端就業密集度最高的行業,也是信用和財政關聯度最高的行業(居民加槓桿的主要資產)。換句話說,中國的房地產裝在三個表裏:一個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同時創造信貸資產(最主要的抵押品)和廣義貨幣,關係到銀行的資產質量和不良率;一個是地方政府的現金流量表,土地轉讓金和以土地為隱性抵押創造的平台貸款;很多地方政府主要依賴房地產創造的信貸資金給基層發工資和還本付息。最後一個是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承載着安居樂業、共同富裕的基本希望。

    因此我在2020年3月全球金融海嘯的時候指出,只要中國的房地產沒問題,中國的經濟就不會有大的系統性問題,股市和債市的波動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現在這個時間,房地產也捲入了這場大波動之中,三條紅線觸發了房企的債務危機,幾十家房地產民企集體躺平也是前所未有,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爛尾遍地,開發商拖欠上游企業和民工工資;地方土地大面積流拍,「六穩」、「六保」受到嚴重挑戰,地方政府的現金流量表已經到了乾涸的極限,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只是賬面的太平。這些還不包括疫情反覆的嚴峻形勢下,有些城市又開始封城停工帶來的大批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就業者的突然失業。

    第二個嚴重的問題是人們作為日常支付用的現金價值,在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下也大幅縮水。如果說股民代表的是一個群體,住房貸款者代表的是一個群體,那麼以現金為主要資產,缺乏其它金融資產的又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主要是低收入就業者,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和年輕剛畢業的白領,這個群體是領導人在共同富裕文章中特別提到的,需要提高收入和財富水平的重點人群。但是,如果生活成本和真實的物價不斷上漲,他們很可能更快的返貧。比如我切身觀察到,最近兩年的蔬菜價格幾乎每年翻一番,兩年前超市的貨架上還有2元/斤的蔬菜,一年後普遍到了5元/斤,今年看到10元/斤的蔬菜已經不稀奇,為了維持日常生活人們已經沒有更多的替代選擇。最近俄烏衝突,導致饅頭類麪食也漲了近30%。物價這個上漲勢頭,實際上導致很多城市的低收入階層出現了生活貧困的狀態。更不用說那些失業的階層,今年近1000萬的畢業生。

    導致股市大波動的原因有很多,國外貨幣退潮俄烏衝突大氣候,國內經濟下行政策收縮小氣候,交織在一起非常錯綜複雜。但是導致房地產出現問題的直接原因卻是由外生衝擊觸發的。政策的初心,三條紅線是好的,但是引發的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卻是沒有想到的。至少現在證明了一個問題:很多人盼望的房價下跌如期實現,但是不僅沒有帶來所謂的購房成本下降和喜悦,反而因為經濟下行導致的工資和就業下降,讓年輕人買房更難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動態一般均衡問題,不能簡單局部靜止割裂的看問題。

    還有一個憂心忡忡的現象是,地方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刀切粗暴的扭曲執行一些中央政策。比如,對民辦教育轉公辦的問題,本人有切身的體會。某地要求一年內幾乎所有的民辦幼兒園轉公,當地涉及近百家民辦幼兒園,涉及到近3000人就業,幾萬個幼兒家庭。這些民辦幼兒園當初是在鼓勵民辦教育的國家政策下,花了個人大量資金投入興辦的。與公辦相比教學質量高,老師也專業,雖然收費高點,但是家長寧願花錢上民辦,這本身就是群眾的自主選擇。但是現在一刀切轉公,幾乎各方的利益都沒有好處(帕累託改進):民辦幼兒園老闆投資損失,幼兒園工作人員失業,家長找不到更好的幼兒教育,地方財政增加經費負擔。真不理解為何會出台這樣的政策,究竟有何社會福利的改進,幾乎全部是損失。難道只為了一些莫須有的思想意識教育問題?政策制定者有沒有對這個問題做過實地調研,還是隻是一種臆想?

    這個只是政策收縮其中的一個例子。讓人不理解的是,在疫情期間,全世界都在為呵護經濟出台各種積極政策的時候,只有我們在出台收縮政策,在還沒有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持的情況下,較早的處理資本的無序擴張等問題,造成大量的失業和畢業生再就業困難。比如教培行業的失業人數超過千萬人。大量的普通群眾轉入靈活就業,這絕不是共同富裕的初心。更讓人擔心的是一種不好的思潮,我在中肯討論數字資本壟斷的一篇文章(實際上做了大量批評)後面,有大量的讀者不理性的謾罵。實際上這些人,他們不知道如果沒有這些「無序資本」,他們可能會失業,微店沒法開,支付不方便,沒有收入的時候都不能隨時開網約車和送外賣暫時度過困難時間。

    當下中國的形勢可以說比兩年前都複雜嚴峻。股市和房地產大幅波動,造成居民財富大幅縮水,這明顯不利於共同富裕。這個是事實,我們需要直面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客觀的,周期性的暫時性的,也有主觀的,初心立足於人民群眾,但是執行過程中走偏的。當下我們需要做的是,立即改變不利於穩定的政策,尤其是不利於民心穩定的政策,果斷出台維護包括港股在內的維穩政策(港股波動會直接傳染到A),保衛居民的財富不再縮水。看到疫情反覆下普通大眾的切身利益,一些利於長遠但是不利於當下的政策,可以暫緩甚至是可以重新放鬆,讓長期能帶來穩定預期的法治體系,替代隨意性強的各種管理辦法。給民營企業、個體户、普通民眾多一些生存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保住扶貧攻堅的成果,才能真正的走在共同富裕的中國道路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