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只ETF拉漲停!八大公募解讀:最壞時刻正在過去
3月16日,受盤中消息影響,A股、港股絕地反擊,強勢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漲3.48%,深成指漲4.02%,創業板指漲5.2%,超4300只個股上漲。恒生指數漲超9%,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恒生科技指數漲超22%,創該指數推出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恒生國企指數收漲12.5%,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此前大幅回撤的基金也猛回血。場外基金淨值數據顯示,超80只基金淨值漲超10%(份額分開計算)。場內ETF產品中,亦有超40只基金直接漲停。
此次市場大反攻離不開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的「對症下藥」。此次會議影響幾何?A股、港股後市如何走?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平安基金、安信基金、前海開源基金、信達澳銀基金、長城基金給出最新解讀。
超80只基金飆漲逾10%,超40只ETF拉漲停
近期,資金集中拋售,市場情緒得到集中發泄,市場出現非理性式急跌。在近日市場持續大跌的背景下,眾多基金產品虧損明顯,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更是難言樂觀。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並給出明確部署。受該消息刺激,A股、港股迎來暴力反彈。
公募基金產品淨值也迎來久違大漲。場內二級市場交易ETF產品中,有超40只基金直接漲停,具體來看,漲停ETF的指數標的主要為港股、美股,涉及的主題行業有網路、科技、消費、醫藥等。
不少港股、美股等ETF指數的成分股昨日漲超10%,而ETF有10%的漲停限制,不少ETF出現折價。Wind數據顯示,有50只場內ETF折價率超1%,港股網路ETF、港股通網路ETF和香港科技50ETF折價率超8%。因為美股交易晚於A股,中概網路ETF、興業中證500ETF、中銀證券500ETF、新經濟ETF、中概網路ETF等8只ETF溢價超5%,提前計提成分股的上漲。
ETF交投活躍,昨日成交額放大至1235億元,香港證券ETF、港股通50ETF、香港科技50ETF和可轉債ETF等9只ETF換手率均超過50%。
場外基金中,超80只基金淨值漲超10%,這些基金以重倉港股居多。即便昨日基金產品淨值回血不少,但要想抹去今年以來的大幅回撤,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國務院金融委「對症下藥」提振市場信心
A股、港股昨日能迎來大反攻,一方面是恐慌情緒得到了集中釋放,主要原因還是國務院金融委的專題會議給出市場明確信號。
公募基金普遍認為,針對市場近期關切的主要問題,本次金融委專題會議均給出了明確部署,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流動性風險已顯著緩解,最恐慌的時候正在過去。
尤其是關於平台經濟治理、中概股地位問題,官方給出了表態。華夏基金認為,會議對資本市場的表述,如「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穩妥推進並儘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等表態,是對近期傳言的及時回應與糾偏,定調了資本市場長期穩定有活力的基調。隨着政策清晰,本輪調整的政策底初步確立,流動性風險已顯著緩解,剛性止損的量能出清,悲觀預期預期鏈也得以打破。
國務院金融委給出的信號對穩定市場情緒起到了積極作用。信達澳銀基金認為,金融委自2017年設立以來,在2018年金融風險暴露、2020年初疫情衝擊等多個重大時期維穩市場,本次專題會議同樣直指市場主要矛盾,「對症下藥」穩固信心。整體來看,內外部風險均在逐步緩和。最恐慌的時候正在過去,未來一個月市場迎來階段性修復窗口。
在此次會議後,關於中概網路板塊未來的發展,廣發中證海外中國網路30基金經理夏浩洋表示,當前中概互聯板塊步入宏觀經濟和業績主導期,未來走勢可重點關注業績修復情況。關於網路行業的未來,需要關注中國經濟的強韌性以及政策規範下中概互聯企業長期競爭力的提升。往後展望,無論是未來將長期倡導的數字經濟,還是面向未來的元宇宙產業趨勢,網路企業將會更有作為。
對於港股的影響,長城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曲少傑認為,專題會議中針對平台經濟治理工作表明態度,意味着此前壓制港股的最大不利因素之一可以宣告解除。港股在下行超過一年時間後,專題會議內容回應了市場核心關切,消除市場疑慮,對港股後市持樂觀態度。
總結來看,平安基金認為本次金融委會議將前期導致股市大跌的不利因素擔憂統統掃除,不論國內經濟還是對外政治環境都給出了積極且正確的指引,極大地提振了全市場的信心。截至昨日金融委會議的召開,短期影響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基本釋放完畢,市場定價將回歸常態。
A股當前性價比相對更高,震盪行情或成常態
經過A股、港股開年以來的大跌,不少板塊和優質個股估值吸引力大增,昨日的大反攻更是提振了市場情緒。公募基金認為,A股短期有望企穩,後市如何走還有不少變數,震盪行情或成常態。
站在目前位置,華夏基金認為,短期交易性因素影響下或有回踩,但一年期及以上資金佈局性價比已高。
俄烏衝突等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博時基金認為,這些不確定因素還會對A股的情緒面造成擾動,短期來看,A股仍將延續震盪走勢,在穩增長的總基調下,大基建板塊的確定性相對更高;中長期來看,經過前期的回調,當前的性價比相對更高,受益經濟轉型的新能源、科技、先進製造等板塊,其優質龍頭企業仍具備不錯的投資價值。
前海開源基金認為,即使中期外部風險仍將擾動,但當前也是戰略性配置A股的時點。類似2018年10月金融委會議等一系列利好引領市場反彈,此後儘管受美聯儲加息、美股大跌拖累而再次下跌,但10月的低點同樣已是底部。
安信基金黎志軍強調,站在當前時點,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回落到比較合理的位置,市場此前的大跌對情緒影響較大,市場的震盪調整仍然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這正好為我們尋找較好的買入機會提供了條件。立足長期來看,悲觀的情緒常常造就「黃金坑」。
一季報業績或成反彈行情核心
Wind數據顯示,31個申萬行業中,年初至今僅煤炭行業收漲,傳媒、國防軍工、電子、家用電器和汽車等6個行業指數跌幅超20%。公募基金去年的重倉股百強中,也僅有6只個股年初至今收漲。A股經過此次大面積調整後,市場節奏完全被打亂,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買手,哪些板塊將受到公募基金青睞?隨着大盤企穩,公募基金投資主線將逐漸明晰。
黎志軍分析,穩增長力度尚未顯現,企業盈利也存在下修風險的宏觀環境,中短期業績確定性強的行業將會較為稀缺,從而容易受到市場的青睞。因此,一季報業績靚麗,景氣度好的細分行業將有結構性的機會,一季度的工作重點也是在跟蹤,調研和比較細分行業的經營數據,在弱市中挖掘業績確定性的機會。
華夏基金認為,市場在情緒冰點之後,可能演繹「雙降預期」疊加「俄烏緩和預期」,形成圍繞一季報預期和穩增長髮力方向的一波三折式超跌反彈。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截至3月16日,共有32家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30家歸母淨利潤預計為正值,如廣匯能源、立訊精密一季度預計歸母淨利潤(下限)超10億元,27家公司歸母淨利潤預計按年實現正增長,如雅化集團以10.54至14.38倍的業績增速暫列預增王。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