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中的「勞斯萊斯」要IPO:logo值20億,背靠一家山東企業
俄烏衝突持續,近日有外媒報道,不斷有俄羅斯富豪的豪華遊艇被歐洲國家扣押,每艘遊艇的價格高達幾千萬。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遊艇生產商上市的熱情。2022年3月13日,意大利豪華遊艇生產商Ferretti S.p.A.(簡稱」法拉帝」) 通過港交所聆訊,擬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資規模4億-5億美元,中金公司是獨家保薦人。
法拉帝成立於1968年,為歷史最悠久的豪華遊艇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8至95米的豪華複合材料遊艇、專門定製遊艇及超級遊艇。
但畫風清奇的是,公司的股東陣容透着一股「混血」的氣息,法拉帝的第一大控股股東是來自中國山東的濰柴集團,持股86.055%,而第二大股東則是世界頂級超跑品牌法拉利家族控制的F Investments,持股11.138%。
遊艇中的「勞斯萊斯」,光LOGO就值20億
法拉帝旗下有七大遊艇品牌,分別為法拉帝遊艇(Ferretti Yachts)、麗娃(Riva)、博星(Pershing)、意達馬(Itama)、沃利(Wally)、定製法拉帝(Custom Line)和CRN等。
其中,麗娃(Riva)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頂級豪華遊艇品牌,誕生於1842年意大利的薩爾尼科,距今已有180年的歷史,是遊艇界最悠久、最昂貴的品牌之一,被公認為是遊艇中的「勞斯萊斯」。沃利(Wally)作為機動和風帆遊艇創新領域的先行者,深受年輕一代的喜愛;Custom Line及CRN 則致力於滿足需要高度定製或完全個性化的需求。
營收方面,基本維持在6億歐元以上。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前九個月,公司收益分別為6.3億歐元、6.8億歐元、6.4億歐元及6.9億歐元。其中,複合材料遊艇和專門定製遊艇合計銷售收入佔公司總營收的80%。而且法拉帝在這兩個細分領域,市佔率維持在10%-20%,屬市場頭部。
複合材料遊艇,是標準化的量產產品,體型更小,長度8至30米之間;而專門定製遊艇,是定製化的產品,根據客户的具體要求生產遊艇,長度在28至43米之間。其中,麗娃(Riva)和Custom Line兩品牌,專門生產定製遊艇。
價格方面,複合材料遊艇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小尺寸遊艇最低可以低至30萬歐元,約200多萬人民幣。專門定製遊艇則貴很多,起步價是900萬歐元,最貴的可以超過2000萬歐元。
銷售方面,豪華遊艇公司一般通過「中間人」跟各國王室、首富們做生意。公司會安排客户赴國外造船廠購艇。一般造船廠會建在海濱度假勝地附近,除了可以了解到遊艇的生產流程,還能親自操作、試駕。
由於豪華遊艇的生產成本非常高昂,為了降低違約風險,客户要先支付首期款(至少為總價的10%),艇越大越特別,預付比例就越多。從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法拉帝累計交付遊艇的數量為690艘,平均每年交付180艘左右,年均波動不大。
盈利方面,2018-2021年前三季度,溢利分別為3072萬歐元、2660萬歐元、2198萬歐元及3209萬歐元。公司淨利率不超過5%。由於公司有較多的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導致折舊和攤銷比較多,經調整的EBITDA利潤率也只有10%左右。而毛利率維持在50%左右。
費用方面,雖然高端遊艇本身沒有多少技術門檻,但大部分生產靠工匠和設計師來手工或者半手工生產,所以人力成本上支出較高,佔營收的15% 左右,導致公司的經營費用居高不下。
研發方面,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無論是從金額,佔比都在增加。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產生研發開支分別為2460萬歐元、3360萬歐元、3540萬歐元及2070萬歐元,分別佔同期淨收益的4.0%、5.2%、5.8%及3.1%。
但從成果來看,公司只有13項註冊專利,其中大多數是外觀設計類專利,而非發明專利。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法拉帝的無形資產達到2.59億歐元,是最大的單一資產科目。在無形資產中,絕大部分都是商標,也就是說,光法拉帝的logo(公司不止一個品牌)就值20億人民幣。
一度破產
靠山東集團和跑車法拉利家族「起死回生」
2008年,歐債危機蔓延,全球遊艇行業經歷洗牌,法拉帝也難逃此劫。
法拉帝集團由於多次使用槓桿、過度舉債,讓公司財務負擔加重,經營一度陷入破產的邊緣。CEO諾貝託·法拉帝開始主動尋求出售公司。
而來自中國山東的重型發動機生產商濰柴集團正有進軍遊艇行業的意圖。濰柴集團,背靠國有大型集團山東重工,資金雄厚。2009年,濰柴開始調研遊艇項目,看中了法拉帝的國際知名度、頂尖的製造技術、完善的產品銷售渠道。藉助收購,也可以更好地發展其高端發動機業務。
最終,濰柴集團在2012年通過1.78億歐元的股權投資及1.96億歐元的貸款額度,總共斥資3.74億歐元收購了法拉帝75%股權。
這次收購讓法拉第集團開啟了新篇章。2016年,繼一系列換帥、重組之後,法拉帝全面扭虧為盈,淨利潤達1400多萬元。
雖然法拉帝成為了中國企業的子公司,但「Made in Italy」的屬性並沒有減弱。
首先,法拉帝的註冊地址和總部所在地,依然在意大利。
其次,收購之後,管理層充分放權。山東重工集團現任董事長譚旭光雖任法拉帝董事會主席,但並非執行董事,並不負責法拉帝的具體經營。法拉帝實際的操盤者是一位職業經理人Alberto Galassi,在意大利商業市場深耕多年,還是英超足球俱樂部曼城的董事會成員。而其餘10位高管基本都是意大利人。
再來,法拉帝有6家生產遊艇的船廠,均位於世界聞名的意大利航海區心臟地帶。
最後,除了遊艇的發動機採購自德國,機械部件採購自美國以外,提供原材料組件的上游供應商以及承包商,大多來自意大利。
因此,公司從註冊地總部,從生產設施到供應鏈,再到管理層,都保持着意大利的「原汁原味」。
IPO前,招股書顯示,法拉帝的股東架構中,控股股東為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濰柴集團,通過FIH持股86.055%。F Investments持股11.138%,Adtech持股2.793%,Butler持股0.014%。
有趣的是,除了第一大股東濰柴集團外,法拉帝第二大股東更是名聲赫赫——法拉利家族,也就是世界頂級超跑品牌法拉利的創始家族。法拉利家族的現任的話事人Piero Ferrari通過50% 的F Investments股份間接持有法拉帝,他同時還任法拉帝董事會副主席。
正因如此,法拉帝曾拋出「買一艘法拉帝(遊艇),送一輛法拉利(跑車)」的豪氣廣告詞。
富豪用遊艇躲疫情,亞太市場成必爭之地
豪華遊艇是奢侈品市場的時尚新寵,辦party、搞社交,同時確保一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深受超高淨值和極高淨值人士的喜愛,。
背後的消費市場也不小。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超高和極高淨值人士有700萬人,其中超高淨值人士(可投資及流動資產500萬-5000萬美元的高淨值人士)有680萬人,極高淨值人士(可投資及流動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高淨值人士)為20萬人。
這群富豪們在疫情期間,把超級遊艇視為抵禦新冠病毒的「浮動島嶼」,全球超級遊艇訂單已經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全球遊艇市場於2025年達到268億歐元,2020年至2025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3%。
意大利遊艇製造商法拉帝(Ferretti) 首席執行官Alberto Galassi表示,疫情讓人們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對於那些負擔得起的人來說,推遲不再是一種選擇」。
一個意大利遊艇品牌,千里迢迢來到中國香港上市,除了控股股東是中國企業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法拉帝一直想拓展亞洲市場,尤其是大中華地區。
相比於歐美國家,亞太地區遊艇的普及率相對較低。2020年,亞太地區僅為每千人0.3艘遊艇,歐洲每千人擁有13.4艘,美洲的數字是最高的,為每千人15.3艘遊艇,數量是亞太地區的50倍。
從法拉帝的營收來源也可知,接近一半的營業收入是來自歐洲、中東以及非洲地區。換言之,客户主要是歐洲的Old Money以及中東土豪們。
而早在2020年,亞太地區的超高淨值有210萬人,極高淨值有6萬人,絕對規模超過歐洲和中東總和,僅次於美洲。
所以,亞太市場也成為了豪華遊艇生產商們的「必爭之地」。
不過,亞太地區的富豪們似乎並沒有養成遊艇消費的習慣。招股書顯示,亞太地區佔法拉帝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18年的14.5%下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5.2%,整體呈下降趨勢。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