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1納米軍備競賽背後,是晶片廠商的文字遊戲

    1納米軍備競賽背後,是晶片廠商的文字遊戲

    從1997年開始,基於納米數字的傳統制程節點命名方法已不再與晶體管實際的柵極長度相對應。

    現在,從CPU到GPU,都會聽到10nm、7nm、5nm這樣的字眼。通過這一參考數字便可輕鬆直觀地悉知工藝進步情況,消費者也普遍會利用這一數字選擇產品。

    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卻存在着一些「貓膩」,一些廠商利用它背後的漏洞,玩起了文字遊戲。

    有錢人的遊戲

    納米究竟是怎樣的概念?1nm相當於萬分之一的頭髮粗細,形象地講,1nm的物體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個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

    而硅原子的直徑為0.117nm,5nm意味着只有約43顆原子的大小,3nm只有約26顆原子的大小。晶片從業者就是行走在微觀世界的雕刻家。

    此處廠商用到的納米數字是區分晶片工藝而使用的一種數字,也被稱為製程。

    製程直接影響晶片組的性能優劣、電源效率和體積,它一般以28nm為分水嶺,區分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前者多用於對計算性能要求更高的領域,後者用於成本較高的場景。

    雖然兩種製程都很重要,但更先進的製程代表的是廠商的硬實力。

    這串數字是如何得來的?

    製程最早以前指代的是晶體管的物理特徵,包括柵極長度和晶體管半截距(half-pitch),柵極長度用於測量二維晶體管晶體管源極和漏極的間距,晶體管半截距是指晶片內部互聯線間距離的一半,即光刻間距的一半。

    不同晶體管結構示意圖,圖源:泛林半導體

    而製程的演進實際上是摩爾定律自我驅動下的預言結果。

    為實現摩爾定律中對於晶片每隔18~24個月增加一倍晶體管容納量的定義,柵極長度和晶體管半截距在每個節點上都需要增長約0.7倍,由此計算出的結果進行排布便是最原始的製程節點。

    摩爾定律中劃分的製程節點,圖源:WikiChip Analysis

    雖然提升製程有很多好處,但它對廠商來說是昂貴的遊戲。據DIGITIMES估計,建設一座28nm晶圓廠投資額達60億美元,到5nm晶圓廠投資額高達160億美元。

    另據IBS數據,3nm晶片設計費用達5億~15億美元,興建一條3nm產線成本為150億~200億美元。

    目前,舞台上只剩下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三個玩家角逐最頂尖的先進製程。

    不同製程的玩家分佈圖,圖源:Wikipedia

    誰在玩文字遊戲

    時間回到2014年,英特爾(INTC.US)還是製程霸主,在當年率先邁入14nm製程。時隔一年,三星和台積電才各自推出14nm和16nm製程,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卻成了英特爾最後的輝煌。

    2017年,三星和台積電相繼宣佈10nm製程進入量產階段,但此時英特爾卻只能在14nm之後加個「+」號,從數字上來看,英特爾這次輸掉了先手優勢。

    在競爭首次失利後,2017年3月,時任高級研究員、流程架構和集成總監Mark Bohr 在英特爾官網上指出,行業需要一個全新的製程度量方法,以便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客户能夠輕鬆比較不同的晶片工藝。

    他提出可以利用標準化的密度指標當作全新的製程衡量方式,同時還放出一張不同製程節點下晶體密度的規劃圖,圖中顯示其他廠商早已偏離製程應在的落點。

    換言之,其他廠商根本是在玩文字遊戲。而彼時這張圖也似乎在宣誓,英特爾的10nm在2018將會面世。

    英特爾公布的晶體管密度圖,圖源:Intel

    緊接着,在2017年9月,英特爾召開發布會推出自家的10nm製程,少有地將台積電和三星並列對比,在問及為何直指友商時,英特爾說道:「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嗎?」

    英特爾公布的10nm技術密度對比,圖源:EDN China

    但此後,英特爾的10nm卻再也沒了消息,10nm成了英特爾過不去的坎。最後回過頭來,發現在14nm節點兜兜轉轉了很多年,只搞出14nm+和14nm++,落了個「牙膏廠」的外號。

    而到2019年,英特爾終於量產10nm了,世界卻變了天,三星和台積電的製程已到達7nm/6nm,5nm蓄勢待發。

    實際上,對於納米數字這個稱謂,英特爾是保守的。

    據EETimes China分析,三星在製程命名上是冒進的,假若以三星的標準來看,英特爾的14nm+++(英特爾早期規劃中的製程,未正式發布)完全可以命名為12nm,甚至是10nm。

    在HotChips31(2019年)上,台積電研究副總裁Philip Wong表示,現在多少納米代表的只是技術上的迭代,就像車型號一樣不具明確意義,所以請不要將節點與實際提供技術的名稱混淆。

    時隔一年,台積電營銷負責人Godfrey Cheng也承認,從0.35μm(350nm)開始,納米數字就不再真正代表物理尺度了,只是一種行業標準化術語。他與Mark Bohr的觀點一致,認為工藝節點需要一種全新的描述化語言。

    沒有參與到文字遊戲中的英特爾,在2021年7月正式「反擊」,引入全新的命名體系,將原本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更名為Intel 7,將7nm更名為Intel 4,之後繼續延續這種命名方式分別稱為Intel 3、Intel 20Å、Intel 18Å(Å即埃米,10埃米=1納米)。

    這一次,英特爾也加入了文字遊戲的行列,甚至還創造一種埃米級的命名方式。另外,按照摩爾定律計算下,的確會出現1.8nm、1.3nm、0.9nm之類的數字,埃米還能避免小數點的出現,一舉兩得。

    2011年~2025年三大廠商製程節點對比表

    資料來源丨國海證券研究所、遠川網路組、各公司官網

    偏離的曲線

    為什麼說三星和台積電是在玩文字遊戲?

    實際上,一開始柵極長度和晶體管半截距是相等的,且與納米數字相對應。

    但從1997年開始,基於納米數字的傳統制程節點命名方法已不再與晶體管實際的柵極長度相對應,並且在14nm以後,這些數字就幾乎不存在任何物理上的意義了,僅僅相當於一個代號。

    假若幾何縮放真的能夠與實際特徵大小同步,那麼2015年,業界就會進入1nm製造時代。

    在2015年之前遠低於1nm?愉快的幻想,圖源:ExtremeTech

    以2011年為例,英特爾在22nm節點上切換為FinFET結構,其柵極長度為26nm,半間距為40nm,鰭片則為8nm。

    製程、半截距和門極長度對比表,圖源:IEEE

    繼續沿用沒有物理意義的納米數字的方式其實是有迷惑性的。一方面,會讓人認為是物理幾何上的微縮,另一方面,會讓人誤解半導體技術已經達到物理極限。

    英特爾、三星、台積電晶體管密度對比圖,圖源:WikiChip Analysis

    通過對比發現,同一代製程的晶體管密度英特爾將近是台積電的一倍。當英特爾將其10nm更名為Intel 7時,晶體管密度仍然是與台積電7nm相當的。

    對台積電來說,性能較上一代有提升,這一數字也與物理毫不相關,即便不在正確的摩爾定律對應點上,這樣叫也沒什麼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將英特爾的製程轉換為「等效節點」(EN),預計英特爾原規劃的7nm的EN值為4.1nm,介於三星、台積電的5nm和3nm之間;英特爾原規劃的5nm的EN值為2.4nm,介於三星、台積電的3nm和2nm之間。

    Tom's Hardware指出,對於不了解內情的人,英特爾的10nm Superfin架構聽起來遠不如AMD使用的台積電7nm,這是具有欺騙性的。

    不過仍然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的10nm的確晚了一些,現在三星和台積電的晶體管密度早已趕超英特爾,落後和擠牙膏是不爭的事實,甚至英特爾現任CEO帕特·基辛格也承認了這種落後,所以現在英特爾將希望都押注在了Intel 20Å,即原2nm上。

    2021年不同製程節點的晶體管密度對比,圖源:AnandTech

    新的遊戲規則

    既然利用納米數字衡量制程誤導性那麼強,有什麼更優解嗎?

    IEEE一篇文章中建議採用LMC密度指標度量半導體基本技術,LMC密度指標分為三個部分:邏輯晶體管密度DL、主存儲器密度DM、主存儲器與邏輯晶體管間連接密度DC。

    邏輯晶體管密度、主存儲器密度、互連密度趨勢圖,圖源:IEEE

    雖然業界更偏向用喜歡的標籤來推銷自己的技術,但LMC密度指標作為一種通用語言,能夠更加均衡地衡量半導體制造商之間的技術進步。

    Mark Bohr則是建議對2 bit NAND(4個晶體管)和SFF(Scan Flip Flop,掃描觸發器)密度進行綜合計算,並建議每個晶片製造商在提到工藝節點時,都以MTr/mm²(百萬晶體管每平方毫米)為單位披露「NAND+SFF」的密度指標。

    同時考慮到工藝不同,最好還可以再單獨報告SRAM單元尺寸。

    英特爾認為更加科學的計算公式,圖源:Intel

    雖然Mark Bohr在之前的提議確有一定道理,但讓競爭對手公開晶體管密度並跟着自己規則走,並不是一件能引起行業共識的事情。

    反觀三星和台積電,利用文字遊戲成功逆襲後,又在密度逐漸趕超英特爾,一時間逼迫對手改名是不現實的,所以英特爾才要創造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符號。

    從現在來看,三大廠商都將押注2nm/Intel 20Å,新一輪爭霸戰即將打響。

    現在,從CPU到GPU,都會聽到10nm、7nm、5nm這樣的字眼,通過這一參考數字便可輕鬆直觀地悉知工藝進步情況,消費者也普遍會利用這一數字選擇產品。

    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卻存在着一些「貓膩」,一些廠商利用它背後的漏洞,玩起了文字遊戲。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