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內房爆爛尾樓斷供潮 壞帳恐達5610億? 葉尚志︰內銀有入市機會

    內房爆爛尾樓斷供潮 壞帳恐達5610億? 葉尚志︰內銀有入市機會

    內地爆出「爛尾樓」斷供風波,市場擔憂事件產生巨額不良貸款,繼而牽連至內銀,甚至引發系統性風波。內地多間銀行隨後回應事件,多數表示風險可控,大行亦指影響規模較小。專家認為,內銀股現價已跌至「進可攻、退可守」水平,投資者可放心買入收息。

    據內媒綜合統計,截至周三已有多達52個城市、超過80個停工樓盤的業主集體「停貸斷供」,拒絕向銀行償還房貸。以鄭州名門翠園業主聯合簽名發布的《強制停貸告知書》為例,有業主表示,在房屋預售過程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鄭州銀行等作為貸款銀行,均存在不同程度違規發放貸款、未積極履行資金監管義務的行為。

    據內媒綜合統計,多達52個城市、超過80個停工樓盤的業主集體「停貸斷供」,拒絕向銀行償還房貸。(中新社)

    涉及內房早已響警報

    大和表示,會將項目停工的內地發展商主要有兩類,其一為流動性緊張,此類發展商會暫停所有工程,其二是因為流動性有限,有關發展商會暫停部分項目。

    記者統計發現,是次被內媒及網民指出現「爛尾」的樓盤,至少涉及7間本港上市的地產發展商,包括恒大(3333)、融創(1918)、世茂(0813)、中國奧園(3883)、佳兆業(1638)、新力控股(2103)及正榮地產(6158),當中6間發展商早前更因延發去年業績而停牌。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雖然今年以來,內地多次釋出政策鬆綁的信號,但對內房行業長期是整頓的態度,以往發展過分激進的內房,亦陸續受到規管,「爛尾樓」屬於個別事件,是早已「出事」的地產商再次引爆。

    記者統計發現,是次出現「爛尾」的樓盤,至少涉及7間本港上市的地產發展商。﹙路透社﹚

    多家銀行急回應

    翻查該批地產發展商的已公佈業績,銀行及其他機構借貸合共10,764億元人民幣。花旗估計,最壞情況下,內銀或因買家罷供爛尾樓按揭而產生巨額不良貸款,料高達5,610億元人民幣,相等於總房貸1.5%,預計房貸佔貸款比例較高的銀行,如建行(0939)、郵儲行(1658)、工行(1398)將受市場情緒影響較大。

    消息拖累內銀股下挫,郵儲行周四收跌5%,招行 (3968)跌4%,工行跌逾2% ,中國銀行 (3988)、農行(1288)跌近2%,建行跌超1% 。

    股價插水,多間內銀急澄清,其中建設銀行公告,當前部分地區停工緩建和未按時交付樓盤情況,涉及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農行則表示,已初步認定存在「保交樓」風險的樓盤涉及逾期按揭貸款餘額6.6億元,佔全行按揭貸款餘額的0.012%,佔一手樓按揭貸款餘額的0.017%。

    招行稱,經初步排查,目前本公司涉及「網傳停貸」事件的樓盤數量佔比較小,所涉及的公司逾期個人住房貸款餘額0.12億元,佔公司境內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的比例不到0.001%,風險整體可控。

    郵儲行則指初步認定的停工項目涉及住房貸款逾期金額1.27億元,規模和佔比小,風險可控。

    花旗估計,內銀或因買家罷供爛尾樓按揭而產生巨額不良貸款,或達5,610億元人民幣。(資料圖片)

    大行認為影響規模較小

    對於是次「爛尾樓」斷供風波對內銀的影響,大和表示,有85%的地產公司借貸處於一、二線城市,而出現房貸問題的城市大多為較少開發地區。實際停還房貸之影響料較大眾認為的為小,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估計銀行的盈利亦可能只有短期影響。

    滙豐亦認為,今年首季住宅抵押貸款佔行業貸款的19.3%,假設當中15%的抵押貸款是用於未完工樓盤,而其中3%面臨業主延遲還款的情況下,逾期貸款率只會增加最多0.1%,整體風險可控。但市場負面情緒也可能損害銀行貸款需求、資產質量及財富管理。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內銀股現價已跌至「進可攻、退可守」水平,投資者可放心買入收息。(資料圖片)

    專家:現價進可攻、退可守

    葉尚志則表示,是次「爛尾樓」斷供事件對內銀影響較小,反而是內房融資才是關鍵,「業主還唔到錢遠不及企業還唔到錢嚴重」,以招銀為例,企業金融業務佔比較大,再加上該行今年5月更換行長,影響市場信心,股價呈下跌趨勢,近三個交易日更累跌超14%。

    不過,他指,內銀股始終是高息股,息口高達8厘,現價跌至「進可攻、退可守」水平,「即係一年後,股價唔會再低過現價,投資者可放心收息」,預計內銀股短期股價較波動,但長遠有上升空間,又指建行跌穿4.9元是入市機會。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