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資本恐慌出逃 在線教育何去何從|巨子點評

    資本恐慌出逃 在線教育何去何從|巨子點評

    7月27日,A股開盤後,教育板塊繼續走低,學大教育跌停,昂立教育、豆神教育、勤上股份等跌幅居前。

    對於這一結果公眾或許早有預期,7月23日及26日兩個交易日,A股和港股教育股再現暴跌。7月23日,港股新東方-S盤中一度跌超50%,思考樂教育和新東方在線盤中跌超28%,卓越教育跌超14.8%;天立教育跌超11.68%。26日延續了跌勢。開盤後,教育培訓股繼續深跌,截至港股收盤,思考樂教育跌45%,新東方-S跌47%,卓越教育集團跌42%。A股市場多支股票跌停,包括豆神教育、勤上股份、昂立教育、學大教育等。

    而這都與中國當局發布的整頓在線教育的文件有關。

    據新華社7月24日消息,為持續規範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實際上,早在7月23日午後,《意見》的相關內容已在行業內流傳,也正是受傳言影響,7月23日下午,港股教育股現「閃崩」。

    不得不說,酷暑炎夏,教育股遭遇了「寒流」,並已經感知到了侵入骨髓的涼意。

    事實上,寒流早有預警。

    進入2021年以來,中國監管部門開始加大校外教培機構的監管。教育部多次對外宣佈整頓在線教育市場訊息。半年四次發布對外公告,如此密集組合拳在其他行業也屬罕見。

    除此之外,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紀委公開點名批評作業幫等校外培訓機構,直指資本助推下的在線教育惡性競爭與監管問題;2月底至3月初,央視停播了在線教育品牌廣告;4月-5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繼對多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罰款。

    尤其是5月份,高層會議指出,「要全面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要明確培訓機構收費標準。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要完善相關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訓機構」等。可以看出,整頓在線教育機構已基本定調。

    而一向逐利的資本最先感知到行業的寒流。

    曾經放言「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完美上演了什麼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戲碼。早在2014年四季度,高瓴就開始建倉持有好未來,買入均價在31美元左右;2019年初,其還直接參與好未來5億美金的定增;到2019年底,好未來依然是高瓴的第四大持倉股,持有1,146萬股。高瓴的創始人張磊還曾放言,。

    不過,到了2020年四季度,高瓴資本就開始大規模減持好未來,持股只剩下405萬股,好未來下滑到高瓴資本的第13大持倉;2021年一季度,高瓴資本直接全部清倉好未來所有股份。

    基金經理們也更早地嗅到了風向的變化。明星投資經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今年一季度尚重倉持有好未來及新東方-S股票,分別佔其持股份額的第5及第8位,而二季度的持股中已全部清空教育股票。

    分眾傳媒周一(7月26日)在股票互動平台上對投資者們表示,4月份受政策影響,公司幾乎沒有在線教育的投放,目前公司客户結構多元,其餘類型客户增長態勢良好,因在線教育廣告減少而空餘廣告位已有其他行業客户填充。

    另外,多家機構也紛紛下調教育股預期。

    高盛公司將新東方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28港元;將好未來ADR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5.60美元;將新東方ADR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3.60美元。

    中金公司也大幅下調各大教育股的目標價。並表示,中國此次教育培訓行業的規範管理嚴格程度史無前例,預計減輕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後續將成文發布。

    從上周五(7月23日)開始,耀才證券和致富證券等券商對教育股的保證金融資比率進行了限制。投資者可以將教育股以市值的20%質押給致富證券,在股價大跌前則為40%至50%。耀才只提供10%,原先高達40%,並且不再接受新東方的股票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

    大浪淘沙後,在線教育何去何從?

    監管落地,唯有改變。很顯然,以前在線教育機構賴以生存的模式已經行不通。因此,在線教育機構以後應在強化素質導向方面努力,並引導轉型發展,方向是素質類和職業類。

    新東方在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01797.HK)

    TAL Education Group(TAL.US)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