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美聯儲否認加息 社科院張明:短期不必擔心通脹上行|巨子點評

    美聯儲否認加息 社科院張明:短期不必擔心通脹上行|巨子點評

    3月17日,美國聯儲局(Fed)如期召開3月議息會議,維持0至0.25%不變,這也符合市場預期。從本次決議聲明來看,聯儲局的措辭被市場認為較為鴿派,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也極力安撫市場。受此影響,美股直線拉昇,道指漲近200點,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線跳水,至1.63%下方。現貨金價短線跳升接近14美元,美元指數短線下挫接近40點。

    在議息會議後的記者會中,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強調,美國經濟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讓人們重返勞動力市場需要時間。而對於通脹,聯儲局弱化了通脹預期對貨幣政策制定的影響,轉而強調會根據實際發生的通脹率調整貨幣政策。這可以說是聯儲局貨幣政策錨定的重大變化。

    聯儲局大幅上調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明後年的通脹和就業預期樂觀。2022年底GDP增速預期中值為3.3%,2020年12月預期為3.2%;2023年底GDP增速預期中值為2.2%,去年12月預期為2.4%;長期GDP增速預期中值為1.8%,去年12月預期為1.8%。

    聯儲局在聲明中強調,疫情繼續對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總體金融狀況仍保持寬鬆。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依然疲軟。鮑威爾表示,只要有必要,聯儲局就會為經濟提供支持,已經避免了出現一些最糟糕的經濟後果,聯儲局的GDP預期也已顯著上修。但任何人都不應自滿,經濟復甦軌迹將極大程度上取決於新冠肺炎疫情。勞動力參與率仍然低於疫情前水平,當前經濟形勢高度不確定,經濟復甦仍然不均衡,復甦進程遠未完成。尤其是服務業活動仍然偏低,不利於少數族裔就業,美聯儲將其視為勞動力市場還存在閒置的指標。讓1,000萬人重返勞動力市場需要時間。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極力安撫市場,美股隨後反彈。(美聯社)

    從上面的表態可以看出,在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的過程中,聯儲局似乎更為看重就業市場。相比於過去貨幣政策盯住通脹和就業指標,通脹的影響似乎正在被弱化。尤其是通脹預期在貨幣政策中的影響被進一步降低。這或許是疫情衝擊下的短期表現。

    此次議息會議中,對2021年的美國PCE(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用來衡量不同時期內個人消費支出總水平變動程度的經濟指數)通脹和核心PCE通脹率同比預測的中位數值由1.8%分別上修至2.4%和2.2%;2022年底通脹預期中值為2.0%,去年12月預期為1.9%;2023年底通脹預期中值為2.1%,去年12月預期為2.0%;長期通脹預期中值為2.0%,去年12月預期為2.0%。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明認為,聯儲局對於通脹的預測有偏高之嫌,核心CPI過去半年從最高1.7%下降至1.3%。而包含食品和能源的PCE通脹目前也比較低,加上短期內油價已經快速上行,進一步反彈的空間已經比較有限。

    張明分析,短期內不必擔心美國通脹快速上行,從預期到實現通脹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因為從次貸危機之後,美國的通脹預期真正轉化為現實通脹只有2011年至2012年那一次,但當時有個重要的背景——中國經濟增速非常高,且全球在金融危機復甦階段,需求普遍比較強勁。但目前中國經濟雖然已在復甦階段,但經濟增速顯然低於十年前,加上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復甦不同步,總體需求比較疲弱,因此通脹預期轉化為真正的通脹還需要時間,不確定性也更強。

    鮑威爾在回答提問時明確指出,聯儲局需要看到實際的通貨膨脹「實質性且持續超過2%目標」,而不是「預期將超過2%」,隨後才會開啓緊縮政策。「未來數月,通脹將較2020年同期上揚,這種一次性的物價上漲現象將對整體通脹產生臨時影響,這將不足以保證聯儲局加息。」

    從近期聯儲局官員的表態來看,聯儲局不斷強調將按照新的平衡通脹目標框架決定貨幣政策。換句話說,短期通脹上升在聯儲局來看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市場分析認為,這是美國貨幣當局為了安撫市場,否定近期加息的可能性。

    事實上,聯儲局內部關於加息的聲音確實比之前更強了。去年12月僅5位成員認為2023年開始加息、1位認為2022年加息;而這次會議兩個數字分別上升到了7位和4位。儘管鮑威爾依然強調持有加息預期的是少數人,但不能掩蓋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抱有這樣的想法。

    不過鮑威爾在發佈會是強調,未來兩三年經濟復甦的前景不確定性很大,從聯儲局給出的經濟預測就可以看出,2022年底GDP增速預期中值為3.3%,2023年底GDP增速預期中值為2.2%,長期GDP增速預期中值為1.8%。因此不必糾結於加息的確切時間點。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