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京東數科成螞蟻翻版 強監管中也有生機│企業熱評

    京東數科成螞蟻翻版 強監管中也有生機│企業熱評

    中國金融科技監管一直為市場焦點,外電指,京東(09618)旗下京東科技(前稱「京東數科」)擬成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以符合內地金融科技行業的監管規定。這貫徹中央定義金融科技為金融屬性的作風。

    正如螞蟻集團一樣,京東數科亦因而要撤回上市申請。市場開始捉摸到中央的監管尺度,只是要合符法規便好,並非殺死企業。今日市場反應不算太大,京東股價跌1.1%,報320.8元。

    1.設金融控股公司屬行業法規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京東旗下京東科技擬成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以符合內地金融科技行業的監管規定,將科技業務與金融業務剝離,而重組過程中難免要裁員。該報道亦指,京東科技亦在評估過往的併購交易,並考慮退出部分股權投資項目。

    京東數科的前身是京東金融,是從京東商城延伸出來的業務,2013年開始獨立經營,最早是以金融為主,進行小額信貸,代理銷售基金產品和理財產品,後來升級為京東數科集團,為銀行、政府部門、央企國企提供金融科技支持和解決方案。

    與騰訊阿里一樣同受監管

    京東數科的金融科技與螞蟻集團甚為相似。早前阿里巴巴(9988)和騰訊(700)都要整改金融科技公司結構,並要另設金融控股公司,目的是合乎中央法規,包括出資達3成的要求。現時京東也是如此,顯明中央並非單是針對馬雲個人行為或言論,而是中國對金融科技行業的規管如一,市場亦開始捉摸到中央的監管尺度。

    騰訊總裁劉熾平指,他理解金融控股公司是監管希望更好對行業風險進行控制,幫助行業健康發展,認為只要騰訊業務合規,成立金控公司只是「把架構改一改」,對業務沒有太大影響。而騰訊的小微貸業務主要是由微眾銀行所進行,其微眾銀行已由金融機構監管,而所經營的借貸業務亦完全符合規管要求。

    京東已整合原京東數字科技、原京東雲與AI事業部為京東科技子集團。(資料來源:京東科技官網)

    2. 京東數科撤回科創板上市

    京東數科主動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據內媒指,是次撤回科創板IPO申請是基於公司自身發展戰略考慮。京東對此不予置評。可猜想的是,如果京東數科重組並定性為金融後,其公司性質便歸入金融行業,其著重「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的上市資格便失去。

    去年9月11日,上交所官網披露,已受理京東數科在科創板的上市申請。當時京東數科若成功上市,市值將逾2,000億元人民幣。

    京東在今年3月31日公布就分拆京東智聯雲業務至京東數科訂立最終協議,將京東智聯雲業務以及部分資產,總價值約為157億元人民幣,作為對價轉讓予京東數科,以獲得京東數科發行的普通股。該項交易於3月31日完成後,京東持有京東數科的股權增至約42%。

    回看螞蟻集團上市觸礁後,阿里巴巴自高位回調近3成,過去半年其弱勢未除。目前京東持有京東數科約42%,較阿里巴巴持股螞蟻集團近33%為多,提防京東股價如阿里巴巴(9988)般走弱,現時京東自高位422.8元回落近24%。

    去年12月,銀保監會同意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旗下網銀在線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此乃中國第2間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3. 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

    不過,中國要「強監管」金融科技,並不等於要將它「殺死」。去年12月,銀保監會同意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旗下網銀在線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此乃中國第2間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招商銀行與網銀在線分別認購14億股、6億股普通股股份,入股比例分別為70%、30%。

    籌建工作完成後,招商銀行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開業申請。同時,市場監管總局亦在3月31日亦無條件批准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新設合營企業。獲得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准,意味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共建的拓撲銀行已通過「反壟斷法」檢驗。

    網銀在線為為京東集團全資子公司,並與包括五大國有銀行、銀聯在內的國內主要金融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支持互聯網、POS、手機等多種線上線下的終端支付形式,形成了網關支付、京東支付(快捷支付)、跨境支付、代付、POS支付、單用途預付卡系統技術等業內領先產品,合作商戶已超過50萬家。

    中國准許招商銀行與京東數科共同籌建拓撲銀行,這是自中信百信銀行(由百度與中信銀行聯合建立)在2017年成立後,時隔3年再度批准成直銷銀行,意味中央願見金融發展百花齊放,亦樂見新舊經濟結合。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9618.HK)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9988.HK)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