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資券商海外業務格局生變!海通、華泰、中信、國君成新四大龍頭

    中資券商海外業務格局生變!海通、華泰、中信、國君成新四大龍頭

    中資券商海外業務競爭格局繼續分化,「海華中國」已然成為新的四大龍頭。

    正如A股上市券商業績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反而實現了歷史少見的好業績,中資券商的海外業務也在2020年實現按年增長。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多家券商國際業務2020年上半年業績明顯承壓,如今年報業績的逆轉,也表明中資券商國際業務下半年實現V型反轉。

    從營收口徑來看,海通國際仍是當仁不讓的霸主,以83.3億港元的收入進項位列第一,並實現淨利19.33億港元,按年增長24.63%;華泰國際和中信國際緊隨其後,報告期分別實現收入為人民幣55.51億元(約合65.89億港元)和53.69億元(約合63.74億港元);國泰君安國際則實現收入48.73億港元,位列第四。

    中資券商國際業務超預期

    在2020年這個內外變數交織的年份,中資券商國際業務卻取得了超預期的好成績。券商中國記者據年報統計發現,對比H股上市的6家中資券商國際業務子公司以及中信國際、華泰國際的業績,共有7家收入按年錄得正增長。

    (券商中國授權使用)

    其中,海通國際以83.3億港元的收入繼續保持領先,相比去年微增1.04%;華泰國際和中信國際緊隨其後,報告期分別實現收入為55.51億元人民幣(約合65.89億港元)和53.69億元人民幣(約合63.74億港元),分別按年增長29.43%和37.10%;國泰君安國際則實現收入48.73億港元,位列第四,按年增長14.78%。

    交銀國際雖然報告期收入為20.76億港元,不及前面4家的規模,但按年增加46.50%,顯示出較強的增長;申萬宏源香港和西證國際證券則分別實現收入8.35億港元、2.51億港元,按年增幅分別為23.64%、8.02%。

    若從淨利角度來看,除華泰國際未公佈外,海通國際淨利潤接近20億港元最高,實現了24.63%的按年增長;中信國際2020年更是扭虧為盈,由2019年的虧損9556萬元人民幣,變為實現淨利潤8.19億元人民幣(約合9.72億港元)。國泰君安國際和交銀國際的按年增幅均超過50%,分別為15.63億港元和8.43億港元;申萬宏源香港淨利為1.76億港元,按年增加28.51%。

    需要注意的是,體量最小的西證國際證券和興證國際在2020年均出現了虧損。其中,興證國際報告期收入為5.77億港元,按年減少54.29%,虧損4.62億港元,與前一年差別不大;西證國際證券報告期則虧損1.38億港元,相比2019年的虧損收窄了2.07億港元。

    順便一提的是,從2020年半年報來看,由於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恐慌,上半年資產價格波動巨大,導致許多以方向性投資為主的中資券商蒙受較大損失。而如今上述8家公司中,共有7家收入和淨利潤都實現了按年增長,顯示中資券商國際業務在下半年實現反轉。

    海通國際仍是一超地位

    根據2020年年報業績,海通國際憑藉83.30億港元收入繼續穩居榜首,為2016年以來最好業績;淨利潤為19.33億港元,按年增長25%。截至2020年底,海通國際總資產達1464.43億港元,淨資產283.17億港元。目前看,尚未有競爭者對其龍頭地位形成有力威脅。

    (海通國際業績)

    海通國際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湧表示:「2020年海通國際在主動降低槓桿率、縮減風險資產規模及增加風險撥備的情況下,實現了總收入的穩定和淨利潤的顯著成長,展現了業務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成果」。

    數據顯示,海通國際各項收入相對均衡,但投行實力增速尤其可觀。通過把握「中概股回歸」契機,其企業融資業務實現費類收入13.17億港元,按年增長達35%。彭博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海通國際所參與的香港IPO項目數量及股權融資項目數量均排名市場榜首。

    債券融資方面,海通國際2020年共完成216單債券發行項目。據彭博數據,在中國風險G3+CNY債券發行市場中,海通國際按承銷數量排名全球金融機構第二;在亞洲除日本外G3高收益債券發行市場,海通國際自2017年起連續四年承銷數量排名全球金融機構第一;同時完成了12筆綠色債券的發行承銷項目,融資規模超過30億美元,按年提升350%。

    此外,2020年海通國際機構客户業務實現22.02億港元的收入,現金股票覆蓋全球最活躍的十大市場;全年共發行窩輪及牛熊證近3000只,成交量超過4600億港元,位列香港市場第四;股票研究團隊也覆蓋醫療健康、網路及軟件、科技硬件、智能製造及機械、大金融、消費、周期能源及材料七大板塊近2000只股票。

    2020年,海通國際經紀佣金收入達5.82億港元,按年增長39%,其中證券交易佣金收入達4.04億港元,按年增長74%。同年海通國際組建資深私人財富管理團隊,截至2020年底,其財富管理資產規模已超過4700億港元,按年增長近一倍。

    而在資管業務方面,海通國際2020年資管規模較2019年提升14%至608億港元,全年實現收入3.71億港元,按年增長20%,旗下多隻基金產品錄得出色表現。

    華泰國際總資產超千億

    港股年報顯示,華泰證券國際業務實現收入55.5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9.43%,已超過同期中信國際同期的收入。同時,該公司國際業務佔總收入比例由去年的12.48%增長至13.69%。華泰證券表示,這主要受益於香港平台業績的提升和美國統包資產管理平台AssetMark資產規模的持續走高。

    (華泰證券業績)

    近年來,華泰國際對標國際頂尖投行,以跨境業務為抓手,聚焦券商本源的資本市場中介業務,迅速成長為香港中資領先的綜合跨境金融服務平台。截至2020年末,華泰國際的總資產111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58億港元大幅度增長,躋身千億資產俱樂部的華泰國際,也一舉躍居香港中資券商第一梯隊前列,成長速度令人驚訝。

    報告期內,華泰國際充分發揮與母公司華泰證券的境內外聯動優勢,為境內客户「走出去」和境外客户「走進來」提供全方位的跨境綜合金融服務。其中證券交易託管資產量達584億港元,按年增長73%;證券交易股票交易量達1519億港元,按年增長169%;機構融資交易發行規模為402億港元,按年增長104%。

    科技一向是助力華泰證券前行最重要的手段。2020年7月16日,華泰國際全球資產一站式財富管理平台漲樂全球通2.0正式上線,報告期內實現52萬人次的下載量,不到半年時間客户量增加6倍。漲樂全球通嚴格遵循風控模型定價,根據股票資質限制融資倍數,提供最高33倍打新融資槓桿,在幫助用户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提升中籤率,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投行業務方面,華泰國際2020年參與完成了23個IPO項目、43個債券發行項目,總交易發行規模約為401.96億港元,IPO保薦金額和數量位列香港中資券商前列;同時繼續保持在GDR領域的優勢地位,牽頭完成長江電力和中國太保的GDR項目發行;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服務,累計授信金額達17.56億港元。2020年12月,華泰國際成為唯一取得倫交所做市商資格的亞洲金融機構。

    截至2020年底,AssetMark資產規模已達745.20億美元,較2019年末增長約20.96%;總計服務8454名獨立投資顧問,按年增長6.23%;總計服務終端賬户覆蓋近18.7萬個家庭,按年增長約15.03%。據 Cerulli Associates 及其他公開信息顯示,AssetMark 在美國統包資產管理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為 11.0%,位居第三。

    此外,2020年華泰國際還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基金和中概股回歸基金等私募基金投資平台,管理資產規模迅速成長至120億港元。據悉,該基金和平台旨在進一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擁抱中概股回歸機遇。

    中信國際實現扭虧為盈

    中信證券在2020年年報中介紹,截至2020年底,該公司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國際(簡稱「中信國際」)總資產約合人民幣1980億元,淨資產約合人民幣84.79億元。2020年,中信國際實現營業收入約合人民幣53.69億元,同時更扭虧為盈——由2019年的虧損9556萬元人民幣,變為實現淨利潤8.19億元人民幣(約合9.72億港元)。

    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表示,中信證券從2005年開始在香港設立子公司,後續又在港交所上市、收購里昂證券,打造出業內領先的國際業務平台,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擁有最多當地分支機構的中資投資銀行。「如今,公司已全面落實全球一體化管理,以此作為國際化經營的重要戰略節點,實踐全球管理,打造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從投行業務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進一步加強境內外一體化管理,繼續重點佈局網路、消費、醫療醫藥等新經濟行業。按照賬簿管理人口徑,共完成54單境外股權項目,承銷金額合計52.47億美元。其中,香港市場IPO項目24單,承銷金額30.60億美元;再融資項目9單,承銷金額10.67億美元,香港市場股權融資業務排名中資證券公司第二;並完成美、歐、澳等海外市場股權融資項目21單,承銷金額11.20億美元。

    境外中資美元債券業務方面,中信證券2020年共完成項目93單,總承銷規模38.19億美元,市場份額佔比2.02%,排名中資證券公司第四;在債券承銷的基礎上,中信證券還為客户提供結構化及槓桿融資、風險解決方案等多元化服務。

    中信證券在跨境併購方面亦持續深耕,2020年完成涉及中國企業全球併購交易金額1594億美元,排名行業第二。包括協助物美集團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加強雙方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整合;協助華能新能源完成的私有化退市,為中國華能及華能新能源的業務整合奠定基礎;協助新奧股份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新奧能源,助力其成為創新型清潔能源上下游一體化領先企業等。

    報告期內,中信證券境外機構股票經紀業務業績也穩中有升,落實了全球一體化垂直管理,打通了中國跨境銷售及交易通道,以亞太市場股票產品為核心,通過遍佈海外13個國家及地區的分支機構,為全球機構客户提供交易及研究服務,並在傳統經紀業務的基礎上加強了交叉銷售及程序化電子交易業務拓展,市場份額在亞太地區保持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中信證券董事會同意對中信證券國際進行現金增資,金額不超過15億美元,將根據公司境外資產負債業務發展情況分批實施。目前,增資事宜正在辦理中。

    國君國際完成財管戰略整合

    國泰君安國際2020年總收入和股東應占溢利均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新高,分別為48.73億港元和15.63億港元,分別按年增長14.78%和74.53%。國泰君安國際2020年年報顯示,「本集團堅信風險管理是證券公司的首要核心競爭力,自2017年來主動對風險資產進行撥備和清理,年內虧損撥備按年大幅降低。」

    (國泰君安國際業績)

    從收入結構來看,國泰君安國際稱,其總收入增長主要為:經紀業務收入按年上升22%至6.49億港元;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按年大幅上升321%至1.54億港元;及金融產品、做市及投資收入按年上升42%至24.70億港元。

    整體來看,國泰君安國際2020年來自個人金融、機構金融收入分別佔該公司總收入的30%及57%。其中,個人金融(財富管理)收入按年上升27%至14.49億港元;機構金融(包括機構投資者服務與企業融資服務)收入按年上升7%至27.79億港元。

    據悉,為更好地向高淨值個人客户提供量身定製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國泰君安國際於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對財富管理與零售經紀業務的內部戰略性整合。目前該公司財富管理平台已具備包括投資顧問、客户服務、私人客户理財、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等專業團隊,並在2020年第三季度整合設立結構與衍生產品業務團隊,力求滿足企業及機構投資者更多的定製化需求,持續提供靈活、實用的投資與融資方案。

    新經濟行業在2020年引領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在這一背景下,國泰君安國際成立專業團隊開展股權投資項目,支持優質新經濟企業發展,併為財富管理客户打造差異化、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投資渠道奠定基礎。2020年,該公司參與多個私募股權項目,涉及多個新經濟行業,其中包括新能源電池資產管理、電子產品回收平台、人工智能晶片、自動駕駛等領域的企業。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