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美元霸權開始衰微 全球形成去美元化趨勢|巨子點評

    美元霸權開始衰微 全球形成去美元化趨勢|巨子點評

    俄羅斯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俄羅斯出口結算中美元佔比錄得48.3%,有史以來首次跌破50%。其中,美元使用的大幅減少主要來自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目前超過80%的俄中貿易是用歐元進行的。

    其實,俄羅斯減少美元結算只是全球去美元化的冰山一角。由於美國濫用美元霸權,各國對美元和美元體系的信任正在不斷下降。

    維護金融安全 各國加緊去美元化

    對於俄羅斯、中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而言,去美元化是維護自身金融安全的一部分。

    近年來,美國動用金融制裁和經濟手段打擊對手的情況愈發頻繁,俄羅斯、土耳其深受其害,本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均一度陷入動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加大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後,即便是歐盟也難以繞過美國設置的金融障礙繼續維護伊核協議。

    美國的金融制裁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主要是因為二戰後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由美國牽頭建立,美國掌握着全球金融基礎設施,而且美元在國際結算體系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曾言,美國能夠有效地使用(金融手段)是因為美國是全球金融體系的關鍵軸心,美國是全世界的銀行家。

    拜登 13億美元刺激計劃瘋狂印鈔(多維)

    從金融制裁的方式來看,國際支付結算體系是美國實施金融制裁的重要載體。美國管控下的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是全球最大的美元支付結算系統,承擔全球95%以上的銀行同業美元支付結算業務和90%以上的外匯交易清算。可以説,只要是使用美元進行支付結算,幾乎都要用到美國的金融基礎設施。

    此外,美國對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影響力極大。SWIFT負責全球跨境支付結算的報文服務,是全球貿易和跨境金融服務的核心。SWIFT雖然是一家位於歐洲的獨立金融機構,但是因其依附於美元全球結算體系,且需要遵守各國法律,因此常常成為美國實施金融制裁的幫兇。

    因此,為了減少對美元和美元體系的依賴,各國一方面減少美元儲備,另一方面開始打造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跨境結算支付系統。

    雖然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中的地位仍然無人能夠替代,但是部分國家還是在儘可能增加歐元、黃金甚至人民幣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正在不斷下降。截至2020年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經從2000年的71%左右下降至59.02%,創下199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為了從根本上免疫美國的金融制裁,俄羅斯、中國、歐盟開發的跨境結算支付系統均已投入使用。俄羅斯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目前已經與近400家銀行展開合作;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目前有44家銀行直接參與,有1119家銀行間接參與;歐盟的貿易交流支持工具(INSTEX)已經在2020年3月31日完成第一筆與伊朗的交易。

    美元信用遭質疑 美債吸引力下降

    事實上,不只是各國政府在推動去美元化,資本市場也在自發去美元化。這主要是由於美元持續超發,且美國財政收支長年入不敷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無法為美元提供信用背書。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政府通過印鈔刺激經濟,同時也導致債務越積越高。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債總額已經從2008年的9萬億美元左右上升至28萬億美元。其中,公共持有的國債為21.84萬億美元,已與美國GDP規模相當。

    隨着債務的積累,即使在低利率環境下,美國納稅人的負擔也已經十分沉重。美國跨黨派的公共政策機構「聯邦預算盡責委員會」(CRFB)的研究顯示,2021財年聯邦政府支付的淨利息支出約為3,000億美元,相當於每個家庭超過2,400美元。這超出了一般家庭在傢俱、燃油、服裝、教育、食品等項目上的支出。

    美國政府問責署(GAO)預計,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公共持有的美國國債將於2048年達到GDP的兩倍。該機構警告稱,複利(指將利息計入本金重複計息,即「利生利」或「利滾利」)會對不斷飆升的聯邦債務造成嚴重影響,預計2033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淨利息支出將超過1萬億美元,2050年淨利息支出將成為聯邦政府支出的最大類別,達到GDP的8.9%。

    隨着美國政府的債務越積越多,利息越滾越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已經意識到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不可持續。中國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認為,「美國未來出現實質違約的可能幾乎是100%」。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表示,美國正在步入高負債且美債「快銷售不出去」的困境邊緣。

    美聯儲(Fed)的數據顯示,儘管海外投資者仍是美國國債最大的購買者,但是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比例正在逐漸下降,已經從2011年二季度的歷史高點(43.4%)下降至2020年末的28.9%。

    達利歐認為,美國債務正向供大於求的天平傾斜,這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加息,或者印更多錢和購買債務,最終將導致美元貶值。因此,達利歐預測未來「非美元資產將比美元資產更具吸引力」。

    數字貨幣興起 侵蝕美元體系

    近年來,數字加密貨幣的興起也是資本市場自發去美元化的一種表現。去中心化的數字加密貨幣可以十分便捷地跨境交易、轉賬,在某些方面優於現在的美元結算體系,無形中就具備了去美元化的效果。同時,大部分數字貨幣的產量固定,斷絕了濫發的可能性,保值能力更優於美元。

    比特幣被設計出來的初衷是作為「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用以在某些應用場景中替代信用貨幣。可以説,加密貨幣不斷出現並發展壯大的一個內在原因就是國際社會對美元等信用貨幣不再信任。根據CoinMarketCap網站統計,目前數字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

    數字加密貨幣強勁勢頭讓企業看到了商機。2019年6月18日,社交平台臉書(Facebook)發佈了名為「Libra」的數字加密貨幣項目白皮書,引發全球投資者的關注。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希望通過Libra打造一套簡單、無國界的貨幣體系和能夠為數十億人服務的全球性金融服務基礎設施。

    然而,Libra項目威脅到了美元國際結算體系,因而遭到美國國會的層層審查。2019年7月,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和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連續兩日舉行聽證會,對臉書高管進行質詢。為了阻止臉書這種科技巨頭涉足金融領域併發行數字貨幣,美國眾議院民主黨議員甚至擬定了一份名為《將科技公司巨頭與金融隔離法案》(Keep Big Tech Out of Finance Act)的草案。

    儘管該草案沒有落地成法,但是美國政府打壓Libra項目的態度十分堅決。隨着貝寶(PayPal)、萬事達(MasterCard)、維薩(Visa)、易貝(eBay)等公司紛紛退出Libra協會,臉書的野心最終被美國政府扼殺在搖籃之中。

    美國政府能夠打壓試圖發展數字加密貨幣的公司,卻不能阻止其他國家發展數字貨幣。數字加密貨幣在支付和轉賬領域的便捷性已經吸引了央行的目光,各國紛紛推出基於本國法幣的央行數字貨幣。目前,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已經開始試點推行,歐盟也明確提出發展數字歐元以強化歐元在全球貨幣儲備體系中的角色。

    歷史證明,沒有貨幣能夠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始終保持統治性地位,曾經遍佈全球的荷蘭盾和英鎊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如今,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已經愈發明顯。隨着美國國力的相對衰弱,美元和美元體系終會走下神壇。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