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通脹擔憂陰影猶在 歷史大通脹條件不具備|巨子點評

    通脹擔憂陰影猶在 歷史大通脹條件不具備|巨子點評

    美聯儲貨幣政策何時轉向?在美國4月整體CPI按年大增4.2%,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次討論收緊貨幣政策立場的可能性,加之資產價格的不斷走高不斷提高通脹擔憂,讓市場關於此的討論愈加白熱化。

    從美國聯儲局多次釋放的信號來看,仍在堅持不轉向。為什麼?兩個可能性極大。其一,聯儲局不確定通脹是否是暫時的,不能僅根據4月CPI走高就認定通脹風險已經到令人擔憂的程度。在「不確定」中最為理智的選擇是「按兵不動」,作進一步觀察和分析。其二,聯儲局判斷通脹風險較大,但就業與實體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並認為保就業比防通脹更重要,因此無奈選擇「按兵不動」。

    那麼,目前通脹情況究竟如何?首先,4月CPI高企,很大一個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按年基礎非常低。相信下半年隨着基數逐步回落。大部分月份依然將處於2.5%以上的位置、核心CPI處於2%以上。

    但整體上,疫情之後經濟重啓,加之財政轉移支付帶動居民收入漲,但就業、生產仍滯後於需求,導致供需缺口擴大,推升物價。撇開基數因素,本輪物價、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更多層面是來自於供給端的問題,包括疫情導致的開工不足、運輸不暢。承擔原材料供給的新興市場國家疫情還在反覆,產能在進一步調整。本體來看,美國過度財政補貼對就業的反作用凸顯、失業率下行遇阻、供應鏈恢復偏慢。加之,國際關係和貿易摩擦導致供應鏈產能和效率下滑。也就是説,供給端的問題並不會較快恢復。供給端恢復不了,就會抬升通脹水平的中樞。

    既然供不應求會在相當長時間存在,為何聯儲局以及全球主要央行並不着急動作。其實,對於美國來説,印象較為深刻的大通脹時期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不少人都注意到,當前的美國的通脹與20世紀60年代後期很多地方頗為相似。

    比如,政府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凸顯。正常情況下,美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居民消費和私人投資,但在1965-1969年,政府支出每年對GDP增速的拉動,是同期私人投資對GDP增速拉動的兩倍。政府支出由此取代私人投資,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二拉動,這也是當前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大特徵。這兩個時期,美國政府在財政刺激上很顯然都是不遺餘力的。再比如,聯儲局容忍了周期性通脹的回升。隨着財政刺激的不斷加碼,按理聯儲局應該在經濟過熱時有所行動。然而,在當年聯儲局就一直擔心經濟中存在閒置勞動力未被消化,因此始終以就業最大化為目標,使得政策利率持續低於經濟形勢發展所需要的水平。當下,也有類似的考慮,目前就業恢復的情況並不理想。

    但,這是否意味着大通脹時代即將來臨?顯然也不是。歷史上的很多因素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三條比較基本性的差異。其一,20世紀60年後期出現了工資-物價的螺旋式上漲,這一條件在當前並不具備。當前美國工會的議價能力明顯弱化,工會化率僅為20世紀60年代的三分之一。而在當時,在工會大勢力的影響下,更多的工人在訂立合同時要求工資與通脹掛鈎,使得通脹掛鈎的工資合同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盛行。因此隨着通脹的回升,出現了工資-物價螺旋式的上漲。

    其二,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經濟具有自給自足的特徵。當時美國的進口占GDP的比重為為4%,遠低於當前的13%。一旦國內的需求超過供給,很難通過其他國家的生產來滿足,而只能以物價上漲的方式來消化。所以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的通脹回升只是國內現象,同期歐洲國家的通脹一直保持穩定。但當下的情況則是要以來進口。

    其三,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的漲價意願。鑑於當前美國企業高企的利潤率,一般認為這會使得其在面臨投入成本上升時,更傾向於通過攤薄利潤而非漲價來消化。

    基於上述分析,美國通脹中樞的抬升將明顯高於金融危機後的平均水平,但並不會出現20世紀60年代後期那種失控的情景。當然,這輪美國通脹向全球的輸出更為顯著。

    綜上,惡性通脹並不具備條件,但全球市場會處於「通脹擔憂」的陰影之下,直到靴子落地。可以較為確定的是兩件事:第一,美聯儲大概率不會急轉彎。第二,要警惕市場波動風險。市場猜疑升温是大概率的事件,市場會更傾向於預判聯儲局政策轉向提前。未來1-2個月市場經歷波動和調整的風險可能加大。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