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黃奇帆最新演講:今後15年中國要發生的五大變化

    黃奇帆最新演講:今後15年中國要發生的五大變化

    「 『十四五』到2035年是我們國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為關鍵的15年,也是我們國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變化最大的15年。」

    5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年春季會議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表示,今後15年,中國的發展路徑和戰略與過去相比會呈現出五個重要的不同點,即「雙循環」新格局,「雙碳」目標的引領,城市化從粗放轉向集約,科技創新加大「核高基」領域投入,縮小城鄉和貧富差距。

    黃奇帆指出,按照中央的目標,到2035年中國的GDP總量會比2020年再翻一番,人均GDP也會從現在的10500美元增長到21000美元。這個目標實現後,中國的收入水平將進入聯合國確定的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今後15年中國的發展路徑、發展戰略和過去會有什麼不同呢?黃奇帆認為有五個重要的不同點:

    第一,中國的經濟循環將以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形成雙循環互相支撐的新格局。

    黃奇帆説,1950年到2050年這100年中,從1950年到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內循環為主的狀態。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十八大前,改革開放的30多年,是以外循環為主體的循環格局,用國際市場、資源、資本推動中國國內的發展。從十八大後一直到2050年,這30多年是一個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格局,這將是中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的一個發展戰略。

    第二,今後的15年以至於今後二三十年,中國將進入實現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雙碳」目標的路徑。黃奇帆指出,「雙碳」目標的先後實現,會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三個方面的重大變化:

    一是能源結構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到2060年90%的電力生產將是清潔能源生產。二,中國國民經濟的效益、質量將在「雙碳」路徑下實現全面提升,能源成本大幅下降,質量提高,含金量增加。三,在「雙碳」目標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將有新的提升,成為一個引領清潔能源發展的國家。

    今後15年中國發展路徑和戰略的第三個不同點,是城市化路徑的變化。城市化率到達75%、80%的天花板,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呈積聚的趨勢會放慢,結構會調整;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飽和狀態,大規模基建的勢頭會有轉變;房地產業也會抵達天花板,逐年下降,到2030年後可能處於每年10億平方米左右的生產量平衡。

    「今後的城市化會更多地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從東西南北中各大城市一起發展,轉變為重要的城市羣、都市圈各個方面集約發展。」黃奇帆説。

    第四個不同點是科技創新方面。黃奇帆説,今後十幾年、幾十年,中國的科技創新將更多地強調自主、自立、自強,特別是加大「核高基」領域(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科技創新的投入,補上短板,解決「卡脖子」問題,更要在世界科技前沿發揮作用。

    「2020年我們的科研投入達到24000億元,1990年科研投入的增量只有幾十億元。但是,2020年在核高基領域關鍵基礎領域的研發投入只佔全部研發投入的5%到6%,只有1000多億元。而歐美每年的核高基研發費平均佔全部研發投入的20%。」黃奇帆指出,「十四五」規劃強調要加大核高基領域研發費的集中投入,今後15年科技創新的路徑會有所變化。

    第五,今後15年中國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跳過中等收入12500美元的上限。黃奇帆説,我們要更多地注重縮小城鄉差距,縮小貧富差距,讓中國現在的4億中等收入階層人羣能夠翻番,6億低收入人羣能夠減半。

    黃奇帆指出,「十四五」規劃裏有三項措施,每個措施都會推動上億人羣收入增加。第一,中央明確在今後5年到10年要解決好農民工進城的問題;第二,中央已經採取措施,要從根子上解決留在農村的農民財產性收入較低的問題;第三,要立法使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法治化。如果小微企業做好了,1億多的老百姓就會成為中等收入人羣翻番的一個組成部分。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