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一個「科興」,三段故事

    一個「科興」,三段故事

    「科興」最近持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6月1日晚,科興中維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克爾來福」被WHO列入緊急使用清單。這款已經在全球累積供貨6億劑的疫苗,讓「科興」兩個字成為世界都認可的品牌。

    市場關注更多的或許是此前港股「中國生物製藥」發佈的一季報。中國生物製藥的主體是正大製藥集團,持有科興中維15%的股份。今年一季度,科興中維等幾家企業為正大製藥創造了15億元的投資收益,推算下來,科興中維3個月淨利潤可能近100億。

    國內製藥企業中,從來沒有哪家能有這樣好的業績。

    接連的利好傳來,資本市場上受到追捧的卻是未名醫藥和科興製藥。6月3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科興製藥,688136.SH)不得不發佈風險提示公告稱,科興製藥與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不是同一家公司,與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股權關係、無關聯關係,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其實,科興製藥也好、未名醫藥也好、科興生物也好,它們都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1989年成立的深圳科興。

    科興的故事,幾乎可以算是那個時代科學家創業羣體的代表。資本市場不健全、產權關係不清晰、市場培育不充分,讓「科興」這兩個字在30多年後依然被糾葛所纏繞,化也化不開。

    01

    1985年7月30日,深圳發生了一件大事,幾乎可以稱得上今後40年中國發展的最初動力:中國科學院和深圳市南山區共同創辦了深圳科技工業園。

    今天國內所有的科技園、高新區、產業孵化器,都可以説是深圳科技工業園的晚輩。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個高科技園區,華為、中興、TCL、創維、長城……一大批耳熟能詳的高科技企業都誕生於此。

    1989年的時候,深圳科技工業園迎來了全國第一家生物製藥企業:深圳科興生物製品公司。

    深圳科興由當時的國家科委生物工程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和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共同成立,「科興」這兩個字被賦予了科教興國的美好寓意。

    幾家國有機構共投資4800萬元,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所長侯雲德領銜,為的是開發國內第一個生物製劑:干擾素α1b。

    干擾素是一種干擾病毒複製的物質。侯德雲在1987年首次發現,中國人和歐美人不同,體內誘導產生的主要干擾素類型不是α2,而是α1。憑藉這一研究成果,侯雲德獲得了2017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科研成果雖好,但要轉化成市場效益,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生物藥並沒有太好的市場。干擾素α1b可謂生不逢時。

    干擾素是治療乙肝、丙肝的主流藥物不假,但是每月動輒數百上千的費用,很多人都用不起。中國擺脱「乙肝大國」之名最核心的手段,還是1992年開始的乙肝疫苗免疫規劃。

    説句題外話,第一支乙肝疫苗也是在深圳科技園誕生的,默沙東向中國低價轉讓了乙肝疫苗的全套技術,承接方就是今天的康泰生物。

    深圳科興從成立後就一直在燒錢,幾乎沒有一分錢產出。燒錢燒到1992年時,干擾素剛剛完成中試,但公司已經難以為繼。1994年,深圳科興賬面上只剩下幾千塊錢,4000萬元貸款無力償還,產品也看不到市場前景,上門討債者絡繹不絕。

    這個時候,北大未名集團出現了。

    02

    北大未名集團成立於1992年,在時任北大黨委書記任彥申鼎力支持下,當時北大生物系系主任陳章良和剛剛博士畢業的潘愛華共同設立。潘愛華當年34歲,陳章良才31歲,兩人拿了學校40萬流動資金開始起步,希望把手裏的知識變現。

    很快,他們就盯上了深圳科興。當時的科興幾乎倒閉。未名集團也算是高校背景,整合難度相對較小,唯一的難點就是缺乏資金。

    未名集團找到了一家外方資本,就是大名鼎鼎的投行Hambrecht & Quist,曾經蘋果公司IPO時的承銷商之一。

    1986年的時候,美籍華人徐大麟在H&Q旗下發起成立了H&Q亞太基金,伺機在中國進行投資。星巴克在1999年進入中國時,背後就有徐大麟的H&Q亞太基金的影子。

    H&Q亞太基金中,有一部分專門投資生物醫藥的資本。當時徐大麟在香港設立了全資的投資平台Sinogen公司,北大未名集團選擇的資方就是Sinogen。

    未名集團和Sinogen一起入股了深圳科興,侯雲德開發的干擾素α1b最終商品名叫「賽若金」,正是Sinogen的音譯。

    H&Q亞太基金還投資的另一家公司,最初名字叫「山東科興」。山東科興就是今天A股科興製藥的前身。

    在未名集團和Sinogen的加持下,深圳科興鹹魚翻身。2000年的時候,「賽若金」佔據國內干擾素市場的60%,其他知名企業如三生製藥、安科生物等,加起來都比不過深圳科興。

    山東科興則相對獨立。Sinogen公司從南京海軍醫學專科學院手裏,拿到了促紅素的專利授權,1997年產品正式上市。促紅素最初是安進和日本協和發酵麒麟公司的獨家產品,山東科興等一批國內企業打破了這一局面。

    Sinogen一手託兩家科興,盡享收益。作為躲在未名集團背後的資本大鱷,徐大麟和H&Q亞太基金在「科興」身上賺了一大筆。

    03

    其實徐大麟的Sinogen並不止投資了兩家「科興」。

    2001年,Sinogen和未名集團出資,設立了北京科興。其中,未名集團佔股51%,Sinogen佔股25%,當時唐山防疫站青年醫生尹衞東創立的怡安生物以技術入股佔24%。

    北京科興一路開掛,開發出了甲肝疫苗、四價流感疫苗等品種,並在2004年完成了SARS疫苗的一期臨牀。2004年,北京科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主體叫做「科興生物」。

    至此,未名集團和Sinogen公司可謂配合默契,雙方聯手締造了一個龐大的生物醫藥帝國。

    可是,拿了一手好牌的未名集團,卻開始瞎打。

    2004年11月,未名集團持有的深圳科興21.15%的股權被司法拍賣,北京控股等機構買下這部分股權。當年侯雲德沒能辦好深圳科興,未名集團潘愛華也沒能辦好。

    到2007年時,深圳科興虧損約4000萬元,尚有1.7億元短期借款未還。Sinogen公司獨木難支,想到了出讓股權離場。

    恰好同樣在2007年,山東科興也出了狀況。未名集團又與湖南電廣傳媒、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芒果台」發生了債券糾紛。2007年11月9日,長沙中院作出裁定,拍賣未名集團所持有的山東科興42.41%股權。

    這時候,白衣騎士出現了。

    深圳正中集團趁虛而入,通過拍賣獲得山東科興42.41%的股權。隨後,正中集團又和北控等幾家深圳科興的股東談妥,收購了深圳科興33.71%的股權。

    正中集團取代未名集團,和Sinogen公司共同執掌起了山東科興和深圳科興。對於正中集團的董事長鄧學勤來説,這位曾經的深圳寶安區建設局副局長搞生物醫藥只是玩票,地產才是最主要的業務。

    山東科興和深圳科興在正中集團手裏完成了整合,最終登陸資本市場,也就是現在的科興製藥,與未名集團、北京科興已經沒有一點關係。

    正中集團和徐大麟的H&Q亞太基金並不止醫藥上的合作。2014年開始,正中集團開始大筆在美國投資房地產,聯手徐大麟的H&Q亞太基金,耗資4800萬美元在美國硅谷拿下一大塊地皮,建設商業園區。資本和地產是永遠的一對,生物醫藥只是陪襯。

    未名集團連失兩局,好在還有個北京科興。

    沒想到,2015年在美上市的科興生物謀求私有化退市,在這個過程中未名集團和尹衞東又發生了很大的矛盾。關於這一節可查的資料很多,就不再贅述了。

    未名集團四處碰壁。無奈之下,只好起用1998年在福建設立的子公司「北大之路生物工程公司」,利用其手裏的一個「鼠神經生長因子」,聯手中新藥業旗下的開發干擾素α2b的天津華立達,拼湊了一個「草台班子」,2015年借殼淄博萬昌科技上市。新公司叫做未名醫藥(002581.SZ)。

    未名集團依然持有北京科興的部分股權,但因為有了前面的不愉快,北京科興在開發新冠疫苗時另起爐灶,跳開未名集團,以「科興中維」作為開發主體。

    如今,科興中維2021年第一季度靠賣新冠疫苗就淨賺了100億元,未名集團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分錢都分不到。

    怪誰呢?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