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1至5月債券違約超千億元,內地企業集團風險聯動特徵進一步凸顯

    1至5月債券違約超千億元,內地企業集團風險聯動特徵進一步凸顯

    6月8日,在中誠信國際2021年中信用風險展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副主席,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裁閆衍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復甦基礎尚未牢固,受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影響,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出強反彈態勢,多項經濟指標按年均呈現高增長現象。但在亮眼的經濟數據下,中國經濟運行猶存多重隱擾,基建地產投資持續上行動力不足,製造業及民間投資仍受制約,消費仍低於疫前水平,微觀主體修復能力表現依舊較弱,中國經濟實現全面復甦尚需時日。

    閆衍表示,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重大風險事件對信用市場的衝擊得到逐步緩釋;二是新增違約發行人行業分佈相對集中;三是違約原因持續呈現多樣化特點。

    具體來看,重大風險事件對信用市場的衝擊方面,閆衍指出,預期的信用事件對整體市場情緒影響有限,嚴監管下地方政府嚴控債務風險的「政治底線」,使債券市場進入風險釋放「平靜期」。

    閆衍進一步介紹稱,今年以來受集團型企業風險爆發影響,違約風險進一步釋放,1-5月合計違約規模已超過千億元。但年內新增的違約發行人普遍屬於市場熱點關注或為此前已爆發信用事件的主體,信用風險的暴露在市場預期範圍內,對市場情緒影響相對有限。並且債券市場違約處置配套制度的不斷完善,部分債務體量大的企業違約後續處置進展有序推進,也對債券市場情緒起到維穩作用。

    「隨着投資者對違約風險容忍度逐漸提升,以及嚴控風險的『政治底線』,債券市場信用風險釋放呈現短期平靜的特點。」閆衍認為。

    在新增違約發行人行業分佈方面,閆衍介紹,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和房地產行業。上半年受海航集團旗下多家企業違約影響,近六成的新增違約主體為交通運輸業。此外,因房地產「三條紅線」調控、信貸集中度監管加強、以及實施供地集中拍賣,調控政策疊加,房企新增違約發行人集中釋放。

    在違約原因方面,閆衍表示,企業集團風險聯動特徵進一步凸顯。從外部環境來看,今年新增違約發行人所屬行業普遍面臨一定的經營或融資壓力,導致經營業績、融資能力等受到不利影響,進而引發內部和外部融資來源收緊等問題。若從發行人自身來看,新增違約主體均存在業務擴張激進、債務規模高企、關聯企業風險傳染等特徵。

    值得關注的是,閆衍進一步介紹,企業集團內部信用風險聯動事件在近年來頻繁發生。隨着集團化組織的企業內部治理及經營管理缺陷、關聯方資金佔用、母公司多元化擴張等問題逐漸凸顯,前期業務發展累積的債務風險隱患逐漸暴露,並在集團企業成員間傳播。

    特別是在當前債務兑付壓力上升、信用環境邊際收緊的環境下,需要高度關注信用風險在企業集團內部傳導的問題。

    展望下半年的債券市場,閆衍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修復仍將面臨較大的挑戰與風險,前期對沖疫情的穩增長政策導致槓桿率快速上升,債務風險的持續高位使得政策需要把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策空間,短期經濟修復動力或邊際弱化。」

    與此同時,閆衍表示,儘管疫情後微觀經濟體均有所修復,但修復水平差異化顯著,部分企業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且疫情導致經濟體中投機性及「龐氏」融資比例進一步提升,部分企業面臨較大的再融資壓力。預計下半年微觀企業仍將以修復為主,但在高債務基數下,信用邊際收縮或使得企業再融資難度加大,信用風險仍存在一定的釋放壓力。

    不過,閆衍也指出,市場各方對信用風險釋放不必過度擔憂。年內多部門出台政策措施,進一步明確風險防控方向、加強風險預防工作、細化風險防範措施、優化風險處置機制、強化投資者保護。隨着各項風險防範政策的落地及逐步實施、微觀主體盈利能力的進一步修復,信用風險或將逐漸趨於有序釋放,並且在政策的引導下超預期違約事件發生概率將明顯降低。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