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小米造車「急」了 自動駕駛領域發佈大量招聘職位

    小米造車「急」了 自動駕駛領域發佈大量招聘職位

    6月14日,小米公司的官網開始陸續冒出關於自動駕駛的各類職位。

    界面新聞6月15日報道,此次社招的細分工種十分豐富:數據平台、車載基礎架構、決策規劃、毫米波算法、開發工具、前端平台開發、嵌入式軟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圖、仿真平台等共20個崗位。且每一項招聘啓事前,都有一個「急」字。

    這應該算是小米自己正式為造車發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當然,真的只靠小米目前的能力,3年裏就能造出一輛車,十有八九是不可能的——就在發佈自動駕駛職位的前幾天——本月8日,雷軍曾低調造訪了保定的長城汽車研發中心,雖然雙方均未對外公佈此次行程的目的內容,但業內都認為與小米的代工有關。

    而6月13日的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更曾明確表示:「未來在汽車業務上比亞迪將支持小米汽車的發展,而且不僅是支持,比亞迪和小米在汽車領域的合作正在洽談一些項目。」當然,之前就有分析人士估計,比亞迪與小米汽車的合作十有八九與電池有關。

    據此次職位招聘信息中顯示地點推測,小米汽車十有八九地準備把研發中心放在北京,原因是北京地區的自動駕駛人才是全國最多的。

    事實上,按照如今中國造車新勢力或自動駕駛技術獨角獸的「慣例」,不會只在一個城市設立重要部門,因而小米汽車的造車研發中心,很有可能不會只有一個。

    比如,和小米手機有着深度合作的武漢。武漢市的有部門在小米加入造車混戰後,直接表示:會積極對接小米。

    以及同樣擁有大量的汽車研發人才的上海——根據全球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在4月底發佈的《智能出行領域全球人才洞察》報告顯示,北上廣是中國智能出行領域人才最多的城市。其中上海排名第一,放在全球領域也是比較高的。

    據此前一家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透露,小米正計劃在上海安亭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統計顯示,早在2012年,小米就開始汽車技術專利的申請,往後每年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相關專利增加。截止2020年,小米集團與汽車有關的專利已超8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96%。

    但事實上,小米大部分設計造車的專利只能算「錦上添花」。多為諸如「汽車鳴笛音量調節方法及裝置」、「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及裝置」、「控制車輛預熱方法及裝置」、「車載藍牙播報方法和裝置」等聽起來有趣,但並不「硬核」的「邊緣」專利。

    公開專利信息數據顯示,相比百度、阿里巴巴、華為等,小米無論是在「智慧交通」,或還是「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專利數量均處於下風,且差距較大。

    除了數量,在專利覆蓋面上小米也是最少的。尤其是在造車中難度和門檻最高,也是最能彰顯企業研發實力的自動駕駛。

    覆蓋最全面的就是百度和華為。前者主攻「整車硬件架構」、「圖像處理算法」、「激光雷達處理算法」、「自動駕駛系統」、「自動駕駛片上系統」、「虛擬仿真測試」等,已經具備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執行的軟硬件全棧研發能力。而後者大部分的相關專利多為2019年底到2020年之間申請,處於「實質審查」階段,主攻「自動換道方法」、「軌跡規劃」等基礎功能。

    小米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除了一些關於汽車級駕駛員監控系統(DMS)的專利,僅有一條關於自動泊車的相關專利。而DMS一般都是針對L2-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而言的,對目前許多智能駕駛科技公司和造車新勢力開始主攻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或許這也是為何,小米開始社招「自動駕駛工程師」的同時,另外還投資了兩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6月3日,小米參與了縱目科技的1.9億美元的D輪投資;6月8日,小米和高瓴、美團共同領投了禾賽科技超3億美元的D輪融資。

    這也是小米官宣造車後,首次在汽車領域進行投資。而且就目前情況看,這兩家公司是今年5到6月間獲得融資的16家自動駕駛相關公司裏,獲投金額最高的兩家。

    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裏,不差錢的小米一邊不斷拜訪車企尋求合作,一邊開始高額投資,及社招自動駕駛人才,展現出對造車的急迫感。

    不同於消費類電子產品,雖然如今都説「軟件定義汽車」、「智能汽車就是一部手機加四個輪子」,但事實上汽車產業鏈依舊是複雜且冗長的,更重要的是——對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極高。小米雖然不差錢,但在技術和經驗方面無論是與其它先行進入造車領域的網路/科技大廠,或還是造車新勢力甚至是傳統主機廠,還有着較大差距。

    就當前而言,與主機廠進行深度合作代工同時投資自動駕駛獨角獸,或許才是小米最為快捷的造車方式。

    小米集團(01810.HK)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