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疫情加劇貧富差距 美國無家可歸者持續增多

    疫情加劇貧富差距 美國無家可歸者持續增多

    據中國央視新聞6月22日報道,美國加州州長紐瑟姆近日在訪問奧克蘭市期間,遭到一名無家可歸者的襲擊。目前嫌疑人已被逮捕,於當地時間21日被法庭傳訊。

    這一年來,美國新冠疫情居高不下,貧富差距加大、槍支毒品氾濫、種族矛盾激化、社會亂象頻出,和無家可歸者有關的案件不斷增加。

    2020年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達58萬

    大量無家可歸者的存在,相關襲擊事件的增多,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近年來,美國無家可歸者的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少數族裔佔比相對較高。

    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發佈的數據,2020年美國無家可歸者約為58萬,較2019年(56.77萬)增加2.2%。平均每1萬人口中,有18人為無家可歸者。這是美國連續第四年無家可歸者人數增長。

    從性別分佈結構來看,女性無家可歸者佔比為38.50%;而男性無家可歸者佔比高達60.70%。

    從年齡來看,每6名無家可歸者中,就有1人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

    從族羣構成來看,少數族裔佔比相對較高。無家可歸者中,非洲裔、原住民和拉美裔分別佔39.4%、3.3%和23%,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9年的數據,他們的人口占比僅為13%、1.3%和18%。

    公益組織「國家創新服務」執行總監 馬克·多內斯:無家可歸現象和新冠疫情都凸顯了我們國家持續存在的種族不平等,黑人、拉美裔和原住民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

    2020年,大約四分之一的無家可歸者聚集在紐約和洛杉磯這兩大城市。《紐約時報》報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許多人失去工作、流離失所,尚未統計在這項報告中,實際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更多。

    疫情下無家可歸者艱難生存

    疫情的衝擊,讓無家可歸者的生活雪上加霜。例如在加州奧克蘭市的一座立交橋,報廢的汽車,雜亂的垃圾堆,成為一些無家可歸者的新家。據瞭解,奧克蘭市大約有一萬名無家可歸者,他們的食物、住宿、如廁等基本生活都沒有保障。

    這處無家可歸者的聚集點通常有100-300人流動,當地志願者會幫忙提供部分食物和一些基礎藥品。但目前,這些無家可歸者面臨着被驅逐的窘境,奧克蘭當地政府計劃拆除他們搭建的臨時房屋。

    紐約市也是美國眾多無家可歸者聚集的城市之一。疫情暴發以來,紐約出台了多項限制措施,許多居民被迫居家辦公,遊客人數也大幅減少,而與此同時,流浪漢的人數激增,街道上到處都能看見或坐或躺的無家可歸者,由於缺乏食物,許多人還在垃圾箱裏找吃的。

    據慈善組織統計,今年2月,棲身在紐約市收容所裏的已超過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更多人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中有一部分人有吸毒、酗酒或精神疾病等問題,這也讓當地強行乞討、盜竊、搶劫等暴力事件激增。

    對此,有慈善組織表示,疫情對紐約市的衝擊巨大,當地經濟遭受重創,許多公共服務陷入停滯,因此救助無家可歸者的工作困難重重,無論是幫這些人重新適應社會,還是讓城市的運轉進入正軌,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貧富差距不斷加大,流浪問題愈演愈烈

    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流浪者數量為何越來越多,他們為何無家可歸?實際上,無家可歸者的問題暴露出的是貧富差距加大這一美國社會制度的頑疾。

    美國稅收公平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3月中旬至12月,651名美國億萬富豪的財產從2.95萬億美元激增到4.01萬億美元。該機構負責人弗蘭克·克萊門特感慨:「美國從未有過如此龐大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情況。」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期間,總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家庭中,高達54%的家庭面臨着嚴重的家庭財務危機。《福布斯》網站統計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2000多萬美國人失去工作,很多人將陷入無家可歸的處境。

    由於美國低收入人羣的主要資產是房產,一旦失業還不起房貸,很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棲身之所,而富人更多持有的是金融資產。疫情爆發後,低收入人羣的資產因房價下跌而大幅縮水,民眾飽受着失業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的折磨;而富人則大多受益於政府的多輪救市計劃,繼續享受金融資產帶來的收益,毫髮無損甚至資產坐地升值。

    多年來,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政客們一直承諾要縮小貧富差距,然而貧富的鴻溝卻越來越大。這背後正是資本的力量作祟。富翁雲集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就被媒體戲稱為「百萬富翁俱樂部」。在疫情給美國社會帶來巨大沖擊的當下,少數掌握制定政策權利的富人食言而肥,而更多失業者則流落街頭,無家可歸。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