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低估值優勢難引投資者關注 中美銀行股表現背離|巨子股評

    低估值優勢難引投資者關注 中美銀行股表現背離|巨子股評

    年初以來中美商業銀行表現相差極大。同花順軟件顯示截止到8月4日美國商業銀行板塊指數上漲了25.2%,中國商業銀行板塊指數下跌了8.98%,兩者表現嚴重背離。數據顯示,中國前十大上市銀行平均TTM市盈率、市淨率、總市值分別是6.32、0.745、7,871.2億人民幣;美國的分別是14.59、1.745、11,570億人民幣。

    美國銀行股估值大幅領先中國銀行股。(路透社)

    中國GDP增長速度遠高於美國,前十大銀行平均市值比美國低,A股商業銀行比美更具有成長性。並且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業位居食物鏈頂端,佔A股上市公司利潤的半壁江山。按照常理來講,中國商業銀行理應比美國的更受歡迎。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中國商業銀行的估值遠低於美國。

    6月以來銀行板塊遭遇重挫,同花順軟件中的銀行板塊指數兩個月下跌12%,跌幅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的7%。連續重挫後銀行估值已經非常低了,據統計A股共有41家上市銀行,8月4日盤中有34家市淨率小於1,佔比高達82.9%。令人不解的是即便如今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大底,抄底者卻寥寥無幾,低估值優勢難吸引投資者。

    中國銀行業增長潛力比美國的大,估值卻那麼低,原因在於中國銀行都是國有的。拿工商銀行來說,他的市淨率低至0.589。假如現在買入工商銀行,明天按照企業賬面價值打包清算,立刻就能大賺69.8%。然而工商銀行的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和財政部,政府需要國有大行調節金融和經濟,不可能將其私有化轉手倒賣。所以投資中國的銀行股,獲取的大頭收益只能來源於股利分紅。大多數人進入股市不是為了那年化5%的收益,因此A股銀行低估值優勢對投資者吸引力較小。

    關於近期銀行股的下跌的理由,常見的無非以下幾種:比如國家嚴控房地產貸款,銀行這部分業務萎縮。金融業開放越來越大,國內銀行面臨外部競爭壓力。政府頂層設計,要求銀行減費讓利。國內金融結構調整,間接融資佔比下降。機構、大股東減持套現離場,投資者獲利平倉。疫情又起,下半年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下行,銀行也不能免俗等等。

    上述利空因素有些是短期的,比如投資者交易行為,市場風險偏好變化。有些是長期的,比如房地產貸款規模限制從去年就開始提,融資結構調整、金融開放更是個漫長的過程,銀行業減費讓利這幾年經常提,也沒見哪年銀行利潤大幅減少。對股市來說兩個月顯然是短周期,可以說近期銀行股下跌與那些長期因素關係不大。

    有個導致銀行板塊指數短期下跌重要因素很少被提及。A股銀行分紅大多在6月7月,分紅後股價除息。指數默認不考慮分紅,所以銀行股價集體因除息而下跌會拖累板塊指數下行。經計算A股前十大銀行的平均稅前現金分紅率4.52%。當剔除掉分紅導致股價下跌那部分因素後,過去兩個月銀行板塊整體與滬深300指數表現相差不大。從2015年7月到2021年7月,銀行板塊與滬深300指數相關係數高達0.897,說明銀行業非常容易受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

    A股銀行板塊振幅較小,中短周期的高點和低點通常在20%上下。(同花順軟件截圖)

    回顧銀行板塊指數的歷史走勢可以發現:在非大牛市和熊市的時候,每輪小周期中,銀行指數起落振幅在20%左右,波動率小於滬深300。這是因為受股權結構、行業增長天花板、可預期分紅影響,中國商業銀行估值波動較小,股價也就不可能有太大起落。當銀行股在周期底部的時候,投資者買入既能獲取分紅收益,也能收穫小部分估值提升的收益。股價漲起來後,投資者就不需要持有到期,提前獲利了結。既能省下資金成本,也可避免股價不確定風險。目前銀行板塊已經接近2020年3月到5月疫情期間的最低點,具備一定配置價值。只要不再飛黑天鵝,抄底盤也許會慢慢試探性買入。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