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阿里新財年首份季報電商增速放緩 雲業務是最大希望|企業熱評

    阿里新財年首份季報電商增速放緩 雲業務是最大希望|企業熱評

    在中國網路平台遭受反壟斷的重壓之下,阿里巴巴新財季的首份財報如期亮相,就此拉開了中國網路巨頭中期財報的帷幕,從中也可以窺見巨頭們在監管壓力之下如何突圍。

    在阿里的這份財報中,電商主營業務相對穩健,雖然不及市場預期,但是海外增長可期,而在電商之外,菜鳥網絡和阿里雲構成了阿里的兩大增長極。不過,隨着獲客成本的不斷提升,阿里巴巴未來在內地市場的新用户,恐怕要寄希望於打破與騰訊之間的生態封鎖。

    而阿里創紀錄的2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說明其在交了182億元人民幣的罰金之後,手上並不差錢,考慮到阿里過去半年多的股價跌幅,這對於投資人來說,也可以算是個好消息。

    整體增速繼續放緩

    在上一個財季(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因為反壟斷而虧損之後,阿里的新財報不再虧損,但是收入和用户增速放緩,也是非常明顯的。

    8月3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布了2022財年第一季度(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業績情況,單季營收為2,057.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4%,不及市場預期的2,093.8億元人民幣。若不考慮合併高鑫零售的影響,季度營收為人民幣1,873.06億元,按年增長22%。

    在用户方面,截至2021年6月30日,阿里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了11.8億,較上一季度增加4,500萬。其中,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8.28億,單季增長1700萬。分產品線來看,直接針對拼多多的淘寶特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至超1.9億,閒魚本季度移動月活躍用户超過1億。

    2021年前七個月,在中國反壟斷重壓之下,阿里巴巴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狀況,其電商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前景都大受影響。(Wind資訊)

    阿里本季淨利潤434.4億元,超過市場預期293.31億元;經營利潤為人民幣308.47億元,按年下降11%,本季度淘寶天貓佣金+廣告的客户管理收入為810億,僅增長13.7%,主要是因為對商界的降費措施。

    從收入、用户及利潤增速來看,雖然阿里走出來反壟斷罰款造成的財務虧損,但是這一季度本來就是電商的傳統旺季,又有618這樣的電商促銷活動,這樣的成績,也說明了阿里的電商業務,逐步進入到一個低增長曲線上。

    對於佔據了阿里整體營收近七成的中國電商業務而言,在拼多多不斷做大,京東沒有受到反壟斷直接影響,此消彼長之下,阿里的基本盤在未來幾年裏,預計都是一個低速增長的狀況,其主要的增長看點還是來自於海外業務和阿里雲,以及菜鳥網絡的IPO。

    在利潤增長方面,在中國反壟斷重錘之下,阿里推出了一系列鬆綁和為商户減負的措施,也降低了變現力度,這些影響在財報中正在慢慢體現出來。

    不過,相比於還處於虧損壓力下的二線巨頭,阿里依然是中國最賺錢的網路公司,這一點毋庸置疑。

    海外用户增長、菜鳥網絡是亮點

    在這份財報中值得注意的是,依託於Lazada、Trendyol、速賣通等產品,阿里的海外用户規模已經達到了2.65億,單季增長了2,800萬海外用户,這一增速明顯高於中國電商業務的1,700萬新用户。

    如果考慮到當下全球疫情的持續影響,尤其是變種病毒的肆虐,東南亞等市場上用户對於電商的需求無疑會加大,這對於阿里的海外拓展會頗為有利。

    中國當下的反壟斷措施,對於平台經濟出海並沒有過多的干涉,這對於阿里擴展海外業務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雖然阿里對外不再提「阿里經濟體」的概念,但是依託於其巨大的體量,以及疫情下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強化,海外需求的激增,阿里在海外的擴張還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在菜鳥業務方面,本季度營收為116億,按年增長50%。阿里稱增長主因是公司快速發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業務所帶來的已履約的訂單量的增長,菜鳥裹裹訂單量按年增長63%。

    雖然中國快遞競爭在過去一年不斷加劇,尤其是從東南亞殺到內地的極兔快遞,使得競爭進入到一個白熱化狀態。但是菜鳥作為一個物流平台,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阿里系快遞公司對其的依賴就更大,而中國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決心很大,這對於菜鳥也是好事。

    隨着京東物流的分拆上市,菜鳥網絡分拆上市應該也是有可能的,而且菜鳥相比一般快遞企業所擁有的平台、輕資產和高技術屬性,未來一旦啟動IPO估值肯定不低,這對於菜鳥和阿里,以及入股菜鳥的快遞公司,相信都是好事。

    雲業務仍是最大希望

    在整體納入釘釘之後,這個財季阿里雲收入為161億按年增長30%,相比上季度的168億下滑了7億,這也是阿里雲業務按月首次出現下滑,主要還是因為失去了TikTok這個大客户。

    8月3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布了新財年的最新季報,阿里雲收入佔集團總收入8%。(港交所)

    對於釘釘的並表,阿里在財報中表示,「雲釘一體」是阿里雲的關鍵戰略之一,自推進雲釘整合以來,更多企業客户增加了對雲和釘釘的使用,其中包括復星集團、山東能源集團、蒙牛乳業等大型企業。

    雖然失去了TikTok,也失去了釘釘創始人陳航,但是從財務上來看,釘釘作為一個引流的工具,在無法有效盈利的情況下,阿里雲依然是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淨利潤擴大至3.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考慮到TikTok不用阿里雲的原因並非基於技術原因,主要是國際政治上面的考量,這個利空因素很快會被消化,阿里雲依然是電商這個基本盤之外,阿里未來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增長極的核心業務。

    IDC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顯示,基於IaaS和PaaS雲市場規模達301億人民幣,其中阿里雲市場份額為40%,排名第一。

    目前阿里雲的收入僅佔阿里總收入的8%,利潤上更是可以忽略不計,未來的增長空間頗為可觀。尤其是在中國強化數據安全和技術自主可控的大環境之下,企業採用本地化的雲業務幾乎是唯一選擇,這方面阿里雲的優勢較大,在政府客户方面,阿里雲與華為雲則是會有一番激烈的競爭。

    而且,中國當下迫切需要強化硬科技實力,但是網路巨頭的硬科技實力卻普遍不足,投資阿里雲、強化硬科技能力,相信也是阿里整體戰略的重要一環,更是阿里逐步降低對中國電商業務依賴的唯一選項。

    因此,觀察阿里的股價走向,阿里雲將是一大關鍵因素,也是決定阿里未來股價高度的重要一環。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9988.HK)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