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恒生科技指數一時受挫 長線投資價值依舊亮眼|巨子股評

    恒生科技指數一時受挫 長線投資價值依舊亮眼|巨子股評

    在中國加強網路監管的大背景下,恒生科技指數度過了一個略顯黯淡的一歲生日。7月27日,恒生科技指數下跌7.97%,收於6249.65點,較誕生之初下跌了8.93%。然而,對於這樣一個捕捉中國科技發展活力的指數,些許陰霾無法掩蓋該指數的光明前景,些許波瀾也無法撼動長線投資者對該指數的信心。

    順應時代 擁抱新經濟

    恒生科技指數順應了中國從舊經濟向新經濟轉型的時代發展潮流。如今,科技在中國的經濟活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無論是製造業產業的升級轉型,還是生活中常見的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都離不開背後的科技屬性。

    為了增強科技競爭力,中國在研發投入(R&D)上的各項指標正在追趕發達國家。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研發投入為24,42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0.3%,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從量級來說,中國的研發投入已經接近美國的水平,遠超世界其他國家。根據「十四五」規劃,未來中國將持續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力量,確保其增速不低於7%。

    隨着科技創新的成果逐漸轉化為新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資本市場也越來越青睞代表新經濟的科創企業。這種轉變在香港股市十分明顯,港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上市新規落地以來,截至2021年3月31日,共有146家新經濟公司於香港上市,總融資額達6,822億港元,佔香港新股融資額的61%;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新經濟公司的總市值已經達到14.44萬億港元,佔香港市場總市值的27%。

    美團等平台企業正在改變經濟活動的發展模式。(Reuters)

    聚攏核心資產 享受發展紅利

    從成分股來看,恒生科技指數不僅僅是新經濟的代表,而且在30只股票中濃縮了大量中國最核心的資產。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百度、網易等網路領域的弄潮兒,小米集團、中芯國際、舜宇光學、瑞聲科技等全球範圍的製造業龍頭,阿里健康、閲文集團、中安在線、平安好醫生等傳統領域賽道的革新引領者。

    近年來,核心資產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重視,因為這類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品牌優勢突出、增長空間巨大,並且具備稀缺性,尤其是在行業集中度較高的領域,核心資產類公司常常能夠憑藉技術、平台和資本優勢做到「贏者通吃」。可以說,核心資產類公司大多都是在中國市場激烈競爭下的勝出者,是中國最適應經濟發展潮流的公司。

    正因如此,核心資產類公司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者,也是中國發展紅利的分享者。以騰訊為例,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騰訊的營業收入從2004年的11.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如今的4,82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也從2004年4.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如今的1,601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聚攏大量中國核心資產的恒生科技指數在未來也將持續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阿里巴巴等企業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者,也是中國發展紅利的分享者。(Reuters)

    迎接中概股回歸 未來大有可為

    事實上,恒生科技指數之所以能夠聚攏大量中國核心資產,得益於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的中概股回歸潮。隨着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企業的政策歧視愈發明顯,大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為了規避風險紛紛赴港二次上市。其中就包括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百都集團、網易、嗶哩嗶哩等重量級公司。

    此外,當美國資本市場收緊入口後,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創企業選擇赴港上市。對於這些科創企業而言,香港既屬於國際資本市場,能夠滿足外國投資者的退出要求,同時互聯互通的交易所聯通設計又使公司可以直接引入內地資本。這種「兩全其美」的優勢讓香港資本市場比美國或中國內地更具吸引力。

    當下,中概股回歸潮仍在進行中。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已經赴港二次上市,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也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這些股票或將在此後的成分股調整中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隨着在美上市中概股的不斷加入,恒生科技指數對中國科技力量的代表性也將不斷增強。

    儘管誕生一周年的表現並不如人意,但是恒生科技指數的長線投資價值卻十分清晰。作為中國新經濟的代表性指數,恒生科技指數聚攏了大量中國核心資產,並且還在不斷接收來自美國市場的優質中概股。在這種情況下,恒生科技指數必將持續受益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

    美團(03690.HK)

    快手科技(01024.HK)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